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代表委员聚焦“涨”声下的民生期待
2011-03-05 08:52:57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财政收入增得快 服务民生要跟上——公共财政如何为人民服务?

物价的上涨不仅引发了普通百姓提高收入的诉求,同样也让居民进一步加强了降低生活成本的愿望。

克服国际金融危机时高达四万亿元的投资,2010年财政增速达到21.3%,财政收入高达8.3万亿元……在普通人的眼中,这是个“不差钱”的时代。“国家能不能进一步加大对医疗、教育、城乡基础设施的投入,减轻我们在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呢?”采访中许多人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根据统计,2010年,全国财政支出89575亿元,比上年增加13275亿元,增长17.4%。其中,教育支出12450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医疗卫生支出4745亿元,增长18.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081亿元,增长19.4%……虽然用于公共服务的增幅已经连续数年保持着两位数的高增长,但相较财政收入的增幅,投入的增速仍有差距,投入的资金数量在整个财政支出中占比仍然相对较小。

来自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陈世强认为,财政支出不应仅向重大项目建设倾斜,在着力提高劳动者收入的同时,建设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大幅度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在政府支出中的比重,推进城乡、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降低人们的生活成本,同样是政府需要在下一步着重解决的问题。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要在改善民生上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的互动中再次明确要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公共服务体系的投入。公共财政向公共服务进一步倾斜已成趋势。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年全国两会
>> 详细

各地新闻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开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汇聚京城,共同谋划“十二五”时期国家发展大计。我们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自觉维护和谐稳定,抓住和用好当前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中国的前途一定会更加美好,人民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 详细
点击排行
  中国最大规模撤离海外公民行动取得阶段性胜利
自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