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中国岩画的主要发现区之一。记者近日采访发现,在宁夏已经发现的2万多幅岩画中,仅有一处24组42幅精美的彩绘岩画,可这些罕见的彩绘岩画时至今日依然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不过,更让人担心的是随着环境污染造成的自然破坏已经让这些彩绘岩画“颜色发白”,亟待引起重视,加以保护。
位于宁夏石嘴山境内的白芨沟彩绘岩画洞窟,是一个坐北朝南的天然洞窟,岩洞为敞口状,可容纳数百人。彩绘岩画分布在高8米、长10米的崖壁上,坐西向东,以赭石颜料涂绘,有24组42幅精美的岩画,内容有射猎、骑者、牧归和牛、羊、马狗等动物,是目前宁夏唯一的一处彩绘岩画,这也是继中国新疆、内蒙古地区发现彩绘岩画后的又一重大发现。
据宁夏岩画研究中心的资料记载,白芨沟彩绘岩画组合图案中既有跃马扬鞭者,又有引弓射箭者,充分展示了紧张激烈的狩猎场景。还有拴有缰绳的奔马图景,有的坐骑还备有马鞍,群马的线条均优美修长,生动传神。
据石嘴山市文物管理所副所长韩学斌介绍,白芨沟彩绘岩画目前主要采取封闭式管理,借助森林警察等力量予以保护,目前没有接到过人为破坏的报告。
“可因为这些彩绘岩画都是露天的,目前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自然破坏加剧,我们发现有些彩绘岩画的颜色已经逐渐变白,亟待进一步的保护。”韩学斌说。
据岩画研究人员介绍,围绕这一彩绘岩画目前仍有尚未破解的秘密。白芨沟彩绘岩画以许多弥足珍贵的空心手印岩画著称,肉眼可辨别的就有18个。
各个历史时代对手印的解释是各不相同的。或认为是一种手势语言,或是代表自己的符号,或是具有驱邪的功能,或是占有者的象征。
研究人员认为,虽然对手印岩画的解释有很多种,但还需要同所处的环境、周围其他题材、内容的岩画联系起来综合考虑,才能正确解读。
岩画早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出现,是古代先民在漫长的岁月里运用写实或抽象的艺术手法,在岩石上绘制和凿刻的图画,记录了古代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宁夏岩画作为中国三大岩画体系之一——北方岩画的重要代表,主要分布在石嘴山、贺兰口、灵武东山、青铜峡、中卫等地。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宁夏岩画总数为7259组,其中单体图案22144个。
来源:新华网 编辑:邓京荆 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