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长姜大明在2月12日开幕的山东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说,今年将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现对外经贸稳定增长。
姜大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今年山东将通过增创外贸竞争优势、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安全高效“走出去”、强化口岸建设及提升园区发展水平等途径,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山东今年预期外贸进出口增长10%左右,实际利用外资稳定增长, “十一五”(2006-2010)期间山东累计进出口贸易达到6996 亿美元;2010年进出口达到1800亿美元,其中出口过1000亿美元。
姜大明在会上说,鼓励企业培育自主品牌,积极开展国际认证。组织实施“境外百展市场开拓计划”,提升发达经济体市场,开拓新兴经济体市场。打造优势产业出口基地,提高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扩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覆盖范围,增强山东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适时增加省内紧缺能源、原材料、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指导企业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有效防范外贸风险。
不断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组织好境外高层次经贸活动,引导外资投向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研发环节。支持跨国公司在山东省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等功能性机构。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推动省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境外上市融资。
支持山东企业安全高效“走出去”。鼓励大企业积极参与境外资源合作开发,建设境外资源生产供应基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合作,积极推动跨国并购,支持的省优势产能向境外转移,加快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扩大对外工程承包份额,提升外派劳务层次。培育我省的跨国公司。
整合口岸监管资源,优化口岸功能结构,完善配合协作机制,创新监管模式,提高通关效率,努力打造安全畅通、便捷高效的山东口岸。
不断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强化开放引领,吸引国际资本和优质资源向园区集聚,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增强承载带动能力。支持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扩区升级,支持有关市设立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目前,山东与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主要贸易的伙伴包括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美国、欧洲、中东、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其中韩国成为山东第一贸易伙伴,2010年对韩贸易额超过 182亿美元。
全省培育国际知名品牌企业达到147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35家,其中国家级基地5家。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比“十五”(2001-2005)末分别提高13.1个和11.7个百分点。
2010年山东口岸农产品出口值为139.5亿美元,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最多的省份。
山东已经形成了经济开发区、高科技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系列对外经济区。拥有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烟台保税港区,成为继广东之后全国第二个拥有两家保税港区的省份。目前,山东70%的出口企业集中在这些不同特色的经济区中。
来源:中国日报山东记者站(记者 赵瑞雪) 编辑: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