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山东省省长姜大明在山东省第十一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山东顺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并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姜大明说,“十一五”期间,山东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1%,去年达到39416.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十五”末的2400美元提高到60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749.3亿元,年均增长2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3279.1亿元,年均增长22.5%;进出口总额1889.5亿美元,年均增长19.6%;实际利用外资累计463.9亿美元。
人民生活水平较快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946元、6990元,年均分别增长13.2%、12.2%。财政对民生投入累计达到7004.5亿元,2010年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总额的51%,解决了52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近400万户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5.2%;服务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比“十五”末提高4.3个百分点。“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新开工铁路项目18个,新增高速公路1122公里,通车里程达到4285公里;港口吞吐量由“十五”末的4.1亿吨提高到9.2亿吨。 新增可用电力装机容量2707万千瓦,海阳核电一期开工建设。158座大中型水库和3882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全面完成,南水北调和胶东调水工程进展顺利。
城乡面貌发生明显变化,污水集中处理率由49%提高到8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58%提高到80%;森林覆盖率达到22.8%。行政村通油路比例达到99.2%,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完成,新建农村户用沼气186.8万户。
为完成这一目标,五年来山东省政府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累计完成技改项目3.7万项,技改投资2.6万亿元。推进服务业跨越发展,去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4429亿元,年均增长13.4%。对“三农”财政投入累计4718亿元,年均增长36.1%。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22.1%、20%和18%,省控59条主要污染河流全部恢复鱼类生长。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全力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和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去年地方财政收入过10亿元的县(市、区)达到70个,其中过30亿元的11个。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先后组建了山东钢铁集团、山东重工集团、山东海洋投资公司、山东海运公司、泰山财产保险公司。加强与台港澳地区的经贸合作,引导企业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外贸进出口实现快速恢复性增长,去年外贸出口突破1000亿美元。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城市社区卫生覆盖率分别达到99.6%和98.7%,115个县(市、区)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开展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建立健全了覆盖各教育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生产连续九年实现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实施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和创意山东计划,大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去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230亿元,是2005年的2.4倍。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省博物馆新馆和省档案馆新馆等重点文化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坚定不移地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五年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地方性法规34件,制定政府规章41件,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4970件。
此外,姜大明表示目前山东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农业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基础不牢,农田水利设施依然薄弱,物价上涨预期加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等困难和挑战,需要在今后积极稳妥地加以解决。
来源:中国日报山东记者站 (记者 王倩) 编辑:杨鑫 许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