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山东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山东省委、省政府近日下发1号文件,水利将成为山东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到2020年山东将实现水利现代化。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作为山东省今年的一号文件下发,旨在调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及全社会力量大办水利,加快水利现代化步伐。
根据这一意见,山东省将加强防洪工程、水网、城乡供水工程、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计划到2020年,山东省将基本建成长江水、黄河水与当地水贯通,库河湖相连,城乡统筹一体的现代化水网体系;基本建成反应迅速、可靠完备的防汛抗旱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水利信息化体系;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
为实现这一目标,山东省各级政府将从土地出让收益中安排10%~2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重点防洪城市和水资源严重短缺城市的城市建设维护税按不低于15%的比例用于城市防洪排涝工程、水源工程建设及水环境整治。
加强水资源费、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等水利收费的征缴管理,全额用于水利建设,并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
此外,山东省还将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实行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完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大水利科技投入力度,建设水利综合试验基地,全面提升水利工程、设施装备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水平。
新增雨洪水资源利用量5亿立方米,年供水能力达到300亿立方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为此,大幅提升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基本完成规划内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任务,重点城市达到100年一遇以上防洪标准;完成70%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到7500万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达到6000万亩。
大幅度提升水系生态质量,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70%,湿地保护率达到60%;城乡主要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全省年用水总量控制在292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取水量下降到65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3。
据了解,自2010年9月23日以来,山东省累计平均降水量仅12毫米,比常年偏少85%,出现60年一遇特大级干旱。临沂、济宁、泰安、枣庄等市的山区丘陵地带相继有60多万人出现临时性饮水困难。山东水利基础设施正面临严峻考验。来自山东省水利厅的消息说,山东目前目前正在建设的水利工程达到7.26万处计划投资146.4亿元,投资和建设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来源:中国日报山东记者站 (记者 王倩) 编辑:杨鑫 许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