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港珠澳大桥人工岛效果图
中国日报网消息:记者昨天从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获悉,港珠澳大桥动工仪式将在本月15日举行。
前期工作历时6年
香港特别行政区官方网站发布的新闻显示,行政长官曾荫权将在12月15日前往珠海市,出席港珠澳大桥动工仪式。而澳门特别行政区官网发布新闻中也表示,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开工仪式将于本月15日上午举行,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将出席作主礼嘉宾,出席观礼的还有中央驻澳机关代表、澳区全国人大代表、澳区全国政协委员、行政会委员、政府官员以及业界代表等。
港珠澳大桥项目前期工作历时6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10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正式批准了港珠澳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表示,港珠澳大桥“年内一定开工”,这为酝酿25年之久的首个连通粤港澳三地的通道定下基调。
预算总投资超过720亿元的港珠澳大桥,预计总工期约6年。本月15日动工仪式将标志着港珠澳大桥项目进入正式实施阶段。大桥采用桥隧组合方式,大桥建成后,建成后珠海至香港的车程将由目前的3个半小时缩短至半小时,港澳两地经由陆路的往来车程将由现时的3小时缩短至1小时以内。
采用最高建设标准
港珠澳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香港口岸、珠海口岸、澳门口岸、香港接线以及珠海接线。大桥主体工程采用桥隧组合方式,大桥主体工程全长约29.6公里,海底隧道长约6余公里。
大桥还将建设景观工程,拟设白海豚观赏区和海上观景平台。大桥将采用最高建设标准,抗震达8度(地震烈度),能抗16级台风,设计使用寿命120年。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上月底已在珠海市组织召开了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初步设计预审查会议。评审同意初步设计提出的路线方案并原则同意采用设计提出的沉管隧道方案、隧道纵向通风+重点排烟方案、东、西人工岛岛形及总体布置方案、管理体制和运营、养护管理方案及站(区、点)设置等方案。评审认为路线方案(“香港散石湾—珠海拱北/澳门明珠”桥隧组合线位方案)基本合理。
据透露,港珠澳大桥往珠海方向通过隧道穿越拱北建成区域,最先将与规划建设中的京港澳高速广珠西线相连,再通过延长线接驳,将与珠海境内现有的京珠高速、西部沿海高速、江珠高速,规划建设中的机场高速、高栏港高速等一系列干道连通,直贯整个珠江西岸地区乃至泛珠三角区域。有关负责人分析,这座快速通道的建成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意义深远。大事记
1983年,香港商人胡应湘先生率先提出兴建连接香港与珠海的跨境大桥。1987年珠海市委、市政府开始酝酿开辟珠港跨海通道。
1992年3月:正式开展预可行性研究。
2003年7月底:国家发改委论证报告完成,确定兴建港珠澳大桥。
2005年初确定单Y桥形和港珠澳三地落脚点。
2008年12月工可报告通过专家初审并上报国家发改委。广州日报2009年12月12日报道:港珠澳大桥15日动工寿命120年可抗8级地震
本月15日,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将率先动工。记者昨天从已获国务院批准的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获悉,港珠澳大桥跨海逾35公里,相当于9座深圳湾公路大桥,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将建6公里多长的海底隧道,施工难度世界第一;港珠澳大桥建成后,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可以抗击八级地震。
港珠澳大桥除了规模宏大,还将具有璀璨夺目的外观。大桥仅计划单列的景观工程费就高达5000万元!除了艺术气息浓郁的“Y”形外观和人工岛,大桥还拟设白海豚观赏区和海上观景平台。旅客可以在大桥观景区尽情欣赏优美海景,观看白海豚梦幻般的游弋。
据相关人士介绍,旅客如驾驶私家车过桥,每程估计收100元人民币,货车为200元,甚至有可能更低。另外,大桥三大口岸之间将设置往返的穿梭巴士,为旅客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过境服务。
大桥三最
内地最长寿: 120年使用寿命
内地大桥一般使用寿命都是五六十年,而港珠澳大桥设计使用寿命是120年,建成后可抗八级地震。世界最长:跨海逾35公里
根据近期批复的大桥工程可行性报告,港珠澳大桥全长为49.968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578公里,超越现时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后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世界最难:6公里海底隧道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包括6648米海底隧道。大桥初步设计单位“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喜刚曾表示,大桥主体工程中的海底隧道和人工岛部分,其施工技术难度在目前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
大桥四亮点
据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出,港珠澳大桥将成为世界瞩目的宏伟工程。计划单列5000万元作为景观工程费,珠江口将增添一道令世人叹为观止的亮丽风景线!
1.“中转站”也是“艺术品”
“大桥工程将分别在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南北两侧,通过填海建造2个人工岛!”香港一名参与大桥设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其介绍,人工岛间将通过海底隧道予以连接,隧道、桥梁间通过人工岛完美结合,“同时,两者之间的转换,我们还采取点、线、面相结合方式,既是‘中转站’,又是‘艺术品’!”该工作人员颇为自豪地说道。
2.斜拉桥索塔造型像钻石
据了解,在大桥主桥净跨幅度最大的青洲航道区段,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采用主跨“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将成为大桥主桥型最突出外貌。
据透露,该斜拉桥的整体造型及断面形式除了满足抗风、抗震等高要求外,还将充分考虑景观效果,暂推荐采用钻石型索塔,总高170.69米。
3.人工岛设平台观赏海景
根据大桥工程可行性报告要求,人工岛将成为集交通、管理、服务、救援和观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运营中心,除了岛上构筑物的造型美观外,还将重视岛区范围内的绿化工程,在海景较美的地方设置观景平台。
此外,珠海作为中国有名的蚝贝类产销基地,人工岛设计也可望采取蚝壳的特色造型。同时,大桥隧道出入口亦将进行景观美化。
4.设立白海豚观赏区
据了解,大桥将穿越中华白海豚保护区,为提高游客对白海豚的保护意识,大桥离岸人工岛或沿线适当的地方,有望在面向白海豚繁殖区域设白海豚雕塑,或者将白海豚形象在大桥工程部分造型中得以体现,并设立白海豚观赏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