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记者 杜娟)困扰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城市垃圾有1/4是建筑垃圾,这些垃圾有望成为循环利用的资源。近日,经营砖厂十几年的中山人李伟添在广州白云区安装了第一条环保砖的生产线,日产量达到10万块砖。他还表示,计划再广州各区建立多家分厂,就地取材,既能解决“垃圾围城”难题,又能变废为宝。
广州市环卫部门的一项估算表明,在“十一五”期间,广州新建筑面积将以每年1000万平方米的速度增长,旧城区改造建筑每年将以500万平方米增长,一年就产出建筑垃圾2000万吨,加上近20年的建筑垃圾积存量约6000万吨,这样广州每年需要6000亩的填埋场才能解决这些垃圾。
是否能为建筑垃圾找到更好的出路呢?在李伟添看来,这些东西都是“宝”。李伟添经营砖厂已有十几年,在就地取土烧制实心粘土砖的近10年时间里,李伟添位于中山港口的砖厂挖出了10多公顷鱼塘。然而,2004年7月1日起,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后,该砖厂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要么关门大吉,要么改用替代原料。
替代原料有石粉、沙子、石灰、粉煤灰等,而这些原料不易找到且成本不菲。能不能找到最经济的原料呢?许多年从事建筑垃圾清运、拥有几十台运输车的李伟添突然想到了建筑垃圾。他知道,许多建筑垃圾不用付费就可以拉走,甚至还能得到清运费。李伟添立即购买设备,改用建筑废渣、工业废渣、废弃的水泥路渣、粉煤灰等作为新原料。
李伟添告诉记者,在工程质量检测中,证实这种环保砖的放射性指标符合国家要求,而且自国家规定大型建筑墙体禁止使用红砖后,代替红砖的混凝土砖价格较贵,他说:“环保砖比一般红砖还便宜,价格上有优势,而且使用寿命长,后期强度不断增长。”
建筑垃圾 李伟添 环保 替代原料 十一五 变身 粉煤灰 实心粘土砖 红砖 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