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明革命老区群众居住的房子。
文、图:记者肖欢欢
这里曾涌现出了黄仕聪、陈定、谭宝荃等一大批革命先烈,解放战争时期,威震大江南北的粤中纵队即诞生于此;但这也是一片贫瘠的土地,生活在这里的十多万老区群众至今仍生活在贫穷之中,他们当中的很多人还面临着生活难题。这片土地就是高明的革命老区。
然而,昨天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佛山市政协的视察组到此进行了视察。一系列与十多万老区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利好消息也从视察会上传出,老区群众的“五大难题”将在2010年前得到解决。
记者体验:居民饮水困难
由佛山市政协主席蔡河义,佛山市政协副主席杨军辉、苏明实率领的视察组专题视察了高明革命老区建设问题。记者昨天跟随市政协视察革命老区发现,这里的一些居民还相当贫困。
记者在老区看到,有的家庭一家老小至今还住在低矮的土坯房中,一台黑白电视机通常是不少家庭最值钱的家当。委员们视察的更合镇水井村在高明革命老区中还算条件较好的。即便如此,75岁高龄的李建禧老人告诉记者,他至今还喝着山上挖的水井里的水,经常有泥土,由于如今挖井的人多,到了盛夏,最近还经常停水。老人家中几乎家徒四壁,没有一样家电。
政策:有望建立应急救助机制
佛山市农业局局长霍伙表示,市财政从今年起两年内投入1000万元专项补贴用于解决饮水难问题;同时,重点扶持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的老区贫困村发展特色经济;高明区财政今年对老区的专项资金从以前的90多万元提到今年的180万元。
佛山市国土部门正在研究拟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对老区承担基本农田保护义务者每年最低给予补偿500元/亩。
同时,建立物价异动应急救助机制,当生活必需品价格指数上涨达到或超过3%时即启动该机制,并根据月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上升幅度分4个档次对低保、五保等困难居民给予补助。
“五难”将在2010年逐步得到解决
饮水难:2010年前告别苦水。目前,高明4个镇(街道)均已制定出饮水改造实施方案并启动。已报审批86个;已投入412.94万元完成35个村(其中老区村27个)的水改,已有16个老区村的水改通过验收。年内,高明将完成149条自然村的水改工程。通过二次水改,高明革命老区十多万群众的饮水难问题将彻底解决。
上学难:新建、扩建6所中小学。高明区副区长余明开表示,今年,高明区将再投入4.13亿元新建、扩建和改造6所中小学,重点解决高明革命老区教育设施不完善、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看病难:镇街公立卫生院改造。霍伙表示,去年以来,佛山市、区、镇三级财政资金共投入6187.7万元全面启动高明区5个镇街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改造建设。
住房难:危房年内完成改造。霍伙局长表示,经过对老区危房排查,高明老区今年需要改造的危房有87间,除危险程度较高的21间已完成改造外,剩下的66间年底前将全部完成改造。
行路难:增设11条公交线路。高明区副区长余明开表示,去年高明区投入609.9万元推进老区村道建设。今年将继续推进村村通公交工程,设置11条公交线路,并完善公交站亭建设,形成覆盖高明城乡的公交网络。
(本文来源:广州日报)
老区 五大难题 群众 高明区 水改 五难 说再见 中小学 镇街 价格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