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对话全国人大常委郑功成
滚动新闻

目前我国社保制度残缺 城乡、地区差距是瓶颈

2009-03-04 18:14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引人关注的全国两会于2009年3月3日在京拉开帷幕,本网特别推出“2009全国两会系列访谈”,邀请高端人物、热点代表委员等做客中国日报网直播间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3月4日下午5点,本网特邀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谈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的社保体系建设。

【主持人】您很早就参与到我们国家社保制度的设计过程当中,您对我们国家社保制度目前处于什么样的状况是看得比较清楚的专家之一,能不能描绘一下,目前我们国家社保制度处于什么样的状态?目前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郑功成】应该说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建设,它是滞后于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当然在国际上来讲,也是符合一般规律的。但是总体上讲,目社会保障制度处于制度残缺,不能满足城乡居民的需求状态。制度残缺就说明很多人还没有享受到应该享受到的基本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大,还有些应该有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还没有建立起来,比如说农民,这样农民就不可能享受到养老保险,只能靠自己、靠子女来保证。这是一种制度的缺失。

其次,即便有制度,但是覆盖面不广。比如说城市里的职工有劳动保险,但并不是所有的劳动者都有。

第三,即使是现行的制度安排,里边还有不公平、不平等的现象。所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处在制度残缺的状态。里边的关键问题,我们对社会保障重视的程度,我认为还不太够。法制的建设比较滞后,再加上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很大,乃至于收入分配制度失衡。所以目前处于非常复杂和关键的时期。

我讲非常复杂,是牵扯的因素很多。但又必须尽快的健全起来,走向稳定和持续的发展阶段。最近几年,尤其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央对社会保障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从2006年开始,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已经进入到快车道。它也几个标志,一个标志是政府的调整在加大,公共财政在加大。其次,对于农村社会保障的状况从2006年有所改观,有几个指标。过去农村的“五保户”是靠农民工养的,从2006年开始是财政养,农村的“五保户”也能吃上国家的福利。

2006年以后合作医疗的进展非常大,现在已经覆盖到90%以上的农村居民,这是解决疾病的后顾之忧。2007年又恢复了义务教育的福利性,它成为了农村的一种福利。2007年中央政府宣布,要在农村建立全面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所以2006年以来进入了快车道。应该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减轻农民的后顾之忧。

【主持人】刚才您谈到我们的社保制度建设进入了关键的时期,可能也碰到了很多瓶颈。您认为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郑功成】可以从两个方面讲。一个方面是很多困难不是想解决就能解决的,比如说城乡差距,是多年来形成的,不可能一下子抹平。这样意味着城乡居民之间的保障制度不可能是一样的。第二是地区发展差距。上海居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肯定跟青海、西藏是不一样的,这实际给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是客观方面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

就制度建设来讲,面临的挑战或者现在面临的一些重大的问题,首先是社会保障的责任负担的机制还没有明晰。我讲的意思是,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中,政府应该承担什么责任?民间应该承担什么责任?企业承担什么责任?市场承担什么责任?目前并不是很清晰,不清晰就会牵制,这样不利于建设公平的社保制度。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