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船舶制造和汽车制造
滚动新闻

振兴规划向辽宁船舶工业发出全速前进指令

2009-07-06 14:28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今年将是我国船舶工业艰难的一年,船舶工业将面临供求关系逆转,新船成交下滑;撤单、延期交船;产能过剩日趋严重;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 ”面对6月9日国务院正式对外发布的《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下称《规划》),我省某大型船企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寄希望于振兴规划能助推船舶行业早日走出低谷。 ”

“《规划》明确提出采取加大生产经营信贷融资支持、增加船舶出口买方信贷投放、自主创新等8项措施,支持船舶工业健康发展。核心就是积极应对推迟接船和弃船风险,防止出现大量撤单问题,稳定造船订单,保持生产增长。相信企业从‘危’中能寻到商机。 ”省船舶行业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只要坚定信心,危机终会过去。 “《规划》对稳定现有手持订单、控制行业产能及加快行业重组都能起到积极作用,我省应借机成为真正的造船强省。 ”省发改委工业处副处长沈强表示。

船舶工业低迷之势未改

与房地产等行业回暖不同,整个船舶工业还在继续“寻底”。权威数据显示:今年4月,全球新船成交订单仅12.7万载重吨,创今年以来新低,同比下降达97%,没有复苏迹象。目前,全球造船业还未见底,仍处在继续下行和风险释放阶段。全球新成交船舶低迷强化之势不改。

中国船舶工业中心曾预测,由于今年一季度全球新船成交量不足200万载重吨,全年很可能低于2000万载重吨,远低于船舶协会预测的4000万载重吨的悲观底线。而根据目前4个月的数据看,今年全年全球新船订单将不足1000万载重吨。不容乐观的还有,目前新船成交价格也在进一步探底中。专家担忧,“考虑到国际船价有进一步下跌迹象,为此必须警惕由此导致的‘弃船潮’集中爆发。 ”

在此背景下,《规划》的发布无疑为船舶工业送来福音。

为“船壳”装上自己的“心脏”

长期以来,我国造船业由于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只是用中国的原材料和劳动力组装国外产品,属典型的船壳工业。 “自己的壳”装上“别人的内脏”,要改变这种状况,辽宁造船业必须通过自主研发走品牌道路。

“《规划》特别强调了加强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并给予相应政策支持,这是我省船舶行业的发展机遇。我省的两大总装企业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省船舶行业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大船重工和渤船重工通过分包国际工程消化吸收外来技术,在与世界强手的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自身设计水平和生产能力。

日前,渤船重工与世界著名船东签订了两艘32万载重吨超大型油轮的建造合同,这是其自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船型,已具备了独立设计开发超大型、高附加值船舶能力。大船重工首次为伊朗船东设计建造中国第一艘超大型油轮后,技术人员迅速消化并掌握了关键技术,通过自主设计,一举打破了日、韩等造船强国在该领域的垄断局面。

柴油机是船的心脏,这几年大连造船业虽发展迅猛,可始终比不上日、韩,主要原因就是“心脏”的生产速度落后。作为我国船用发动机企业的排头兵,大连船用柴油机厂的产品,能装备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油轮和集装箱远洋货轮,订单已排到2010年。为扩大规模和效率,大柴在金州三十里堡建设的生产船用柴油机和推进器工业园占地70万平方米,是目前工厂的9倍。未来,大连生产的巨型船舶核心设备将从这里直接下海,装配到沿岸各个造船厂。

围绕船舶核心部件产业基地落户渤海湾,大连在长兴岛和旅顺布局了两大造船基地。未来,船舶产业带产值也将从眼前的160亿元变成320亿元,同时将拉动配套产业20倍的井喷式增长。通过调整改造搬迁,本地化采购的比例会逐渐升高,国产化比例会逐渐升高,从原来造“壳子”到未来造“心脏”。

据介绍,危机面前,大船重工实行控风险、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降消耗、增效益;渤船重工明确了“保订单、保交船,实现产业升级;大连中远船务着力于市场营销和生产策划,专心致志苦练内功,全面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船舶配套设备国产化再提速

统计显示,一个大型造船企业需要近千家企业为其提供配套服务产品,有“一船出口,千家受益”的说法。一艘30万吨油船能创汇6000万-7000万美元,产值的60%-70%是由船舶配套企业创造的。

《规划》提出,2011年我国造船产量达到5000万吨,船用低速柴油机产量达到1200万马力,造船完工量占世界造船完工量的35%以上,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市场占有率达到20%,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占有率达到10%;我国三大主流船型本土生产的船用配套设备的平均装船率达到65%以上,船用低速柴油机、中速柴油机、甲板机械等配套设备的国内市场满足率达到80%以上。这意味着未来几年我国造船配套设备国产化要提高15-20个百分点,打通长期以来制约我国船舶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目前,全省拥有各类船舶配套企业40余家,在国内船舶配套行业中,拥有较高知名度和产品市场占有率。通过强强联合以及新建、扩建基础设施和布局调整,辽宁船舶出口产品国产化设备装船率将大大提高。 ”省船舶行业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肖亭 来源:辽宁日报2009年06月11日报道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