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黑龙江
滚动新闻

嘎丽娅——友谊和平天使

2009-10-12 14:37

嘎丽娅——友谊和平天使
友谊和平天使揭幕 (田雪绯 摄)
嘎丽娅——友谊和平天使
现存的惟一一张嘎丽娅的照片。(田雪绯 摄)
嘎丽娅——友谊和平天使
普京给绥芬河市民的信,陈列在绥芬河市博物馆。(田雪绯 摄)
嘎丽娅——友谊和平天使
绥芬河居民自发到嘎丽娅雕塑前献花。 (田雪绯 摄)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她没有烈士的名份,却永远活在中俄两国人民的心中。她没有坟墓和传记,但普京为她的纪念碑亲笔题词。

时隔64年,嘎丽娅又回到了绥芬河,108,这个为了绥芬河的解放而献出自己17岁生命的中俄混血姑娘,如今化身成“友谊和平天使”的雕塑矗立在绥芬河和平广场上。中俄人民一起在新落成的嘎丽亚的塑像前献花,前苏联老红军说:她永远昭示着人民对友谊与和平的祈盼和期待。

嘎丽娅生于1928年,精通中、俄语言和日本话。父亲张焕新是中国人,母亲菲涅,则是白俄后裔。1945年8月,苏联红军在绥芬河与中国军民共同抗击日军侵略。当时日军盘踞镇北天长山军事要塞,并挟持众多妇女、儿童、老人。8月12日,精通俄语和日语的嘎丽娅被推荐为翻译和特别军使,随苏联红军上山劝降,不幸被日军杀害,年仅17岁。

在刚刚落成的嘎丽娅雕像前,来自俄罗斯远东铁路局退休老职工们组成小合唱团献上了写给战争的两首歌曲——《仙鹤》和《喀秋莎》。我们把这两首歌曲献给永远17岁的嘎丽娅!

合唱团中的一位俄罗斯老奶奶从俄罗斯远道而来,特地来参加嘎莉亚塑像揭幕仪式。她在嘎丽娅塑像前哭着说, “嘎丽娅,17岁就像我孙女现在这么大,你年仅17岁就这么勇敢,你是友好和平天使,我们会永远铭记你。

参加典礼的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远方市市长克鲁季科夫说:这位来自中俄家庭的年轻姑娘在二战结束前试图用自己的生命来拯救中俄士兵的生命,这是中俄两国人民友谊的生动象征和榜样。  

在绥芬河市博物馆里,陈列着嘎丽亚惟一一张照片,是与其长兄张国列的合影,摄于1943年,照片上嘎丽娅青春美丽。在绥芬河的市志上,关于嘎丽亚,这位少女只是一个战争失踪人员:81112日苏军围剿退守天长山地下工事的日军残部,日军顽抗。居民张焕新女儿嘎丽娅经苏军动员,担任军使去天长山筑垒向日军劝降,日军不降,下午再去劝降,未归。苏军炮击数小时后,日军残敌全部毙命,嘎丽娅亦牺牲,时年仅17岁。

海拔719的天长山位于绥芬河市阜宁镇,是亚洲最大要塞群。天长山要塞群处中俄边境,与东宁要塞群共同构成日本关东军对阵苏联的东部防线,在当时号称东方马其诺防线194589零时10分,苏联一百五十多万军队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在四千多公里的战线上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向日本关东军发动突然袭击。当天,绥芬河市城区被苏军攻克,但天长山要塞内的日军还在负隅顽抗。苏军不忍平民在战争中伤亡,在对天长山要塞发起进攻前,曾派人前去劝降。中俄混血儿嘎丽娅就这样被选中了。

据嘎丽娅的弟弟张树列2003年回忆,1945811,他陪妈妈刚走过铁路,就被几个苏联红军拦住了,让他们到红军司令部登记。不远处的嘎丽娅于是追到花园街红军司令部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大约等了二十多分钟,一个名叫什瓦特钦可夫的红军军官出来问:你们中间谁会说日本话?谁说得好?有人推荐了嘎丽娅。

嘎丽娅被军官带到司令部里,约二十多分钟的时间,她出来了,对妈妈说:红军让我当翻译,上北山(当地人对天长山的叫法)劝日本人投降,山洞里有很多日本老百姓。嘎丽娅的妈妈一听,什么也没说出来就哭了。嘎丽娅劝妈妈说:不要怕,有红军在,我和日本人谈完了就回来。嘎丽娅的妈妈摘下自己新的红头巾,又摘下嘎丽娅头上旧的白头巾,哭着说:咱俩换换。母女俩又抱着哭了一阵,嘎丽娅吻了一下妈妈前额,说了声,放心吧妈妈,我去去就回来。

张树列说,嘎丽娅跟着拿白旗的苏军军官,沿花园街一直往北走,拐过机务段就看不见人影了。嘎丽娅这一去就没有回来。张树列说,第二天,红军炮击北山,山上像大爆炸一样,震得地都发抖。战事结束后,张家和嘎丽娅的同学、朋友、老邻居,三个一帮,两个一伙,上山去找,找了一个多月,光张树列自己就找了三十多次,也没找到嘎丽娅的任何遗物。在被炸毁的要塞里,有人找到一条红头巾,嘎丽娅妈妈说不是嘎丽娅戴的那条。

她到哪里去了?怎么牺牲的?有很多种说法。黑龙江省抗日战争史研究会副会长周艾民整理了嘎丽娅的民间传说,其中以付庆双老人讲述的情节最为传神。按付庆双老人所述,嘎丽娅总共上了三次天长山。第一次谈判后,日本军官说次日早上9点答复。第二次,日本军官说再给一些时间准备,答应下午3时放下武器投降。第三次上去的时候,日军突然开枪射击,将同去的苏军打死,嘎丽娅被拖进了山洞。山下的苏军等了一个晚上不见人下来,知道坏事了,于是下令炮轰。后来两个从要塞里活着跑出来的日本女子说,嘎丽娅被拖进要塞后被关在地下仓库里。等苏军发动进攻时,嘎丽娅把汽油桶点燃,炸毁了要塞,与日军同归于尽了。

黑龙江省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王希亮则在赴日讲学时,看到一部日本天长山要塞老兵的回忆录,讲到杀害嘎丽娅的经过。书中说,嘎丽娅劝降时,日军中的主战和主降两派发生激烈斗争,最后以主战派枪杀嘎丽娅而结束。

战后,天长山要塞投降的26名日军被遣送回国。苏军也很快撤离。没有人为嘎丽娅的事作证。嘎丽娅的死就成了一个悬疑,更没有人追认她为烈士。虽然张家曾多次致信苏联外交部,但一直杳无音信。而一位叫菲多尔琴科的苏联军官,因这次劝降行动而获得一枚红星勋章。在缄口三十多年后,他曾两次在电视节目中讲述了嘎丽娅的事迹,并认为勋章应该属于嘎丽娅。

历史翻过了60年,绥芬河人民没有忘记嘎丽娅这位友好和平使者。在绥芬河,有关嘎丽娅的传说一直都在流传。有人为嘎丽娅写出了长篇小说,有人为嘎丽娅塑造了一组雕塑。绥芬河还有了一条嘎丽娅路在嘎丽娅公园,33位前苏联红军战士栽下了嘎丽娅喜爱的白桦树;中国抗日老战士栽下了嘎丽娅喜爱的云杉。关于嘎丽娅的故事也因此经历时间长河的冲涮后依然生动而鲜活。

60岁绥芬河市民孙伯言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绥芬河人一直惦记着嘎丽娅。在我们心中,她是中俄友谊的象征,是和平天使的化身,我们一直想为嘎丽娅树立雕塑纪念。

2007年5月14日,绥芬河市民的心愿得到了时任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深情回应。他亲自为绥芬河回信,并为雕塑题词:俄中友谊就是互相理解、信任、共同的价值观和利益。我们将铭记过去,展望未来。     

没有坟墓,没有墓碑,没有传记,但少女嘎丽娅,的确为了解放事业、为了和平牺牲了。几十年间,她的传奇在民间传颂,永远活在绥芬河人民心中。

2007613,俄罗斯联邦驻中国特命全权大使拉佐夫专程来到绥芬河市,亲手向牡丹江市委常委、绥芬河市委书记鄂忠齐转交时任俄罗斯总统普京致绥芬河市民的感谢信。信中,普京同意为中国绥芬河市二战纪念碑书写题词。

嘎丽娅就这样,肩负着两国人民的期望,永远地站在绥芬河和平广场上。

编辑:邓京荆 来源: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记者 田雪绯 李安娜)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