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中国企业
滚动新闻

山西煤老板退出煤炭行业3000亿资金去向引关注

2009-09-21 08:47

创办第一个农村“大学生创业园区”

最近,32岁的太原市晋源区“煤老板”武拥军创建了山西省第一个农村“大学生创业园区”。

2005年武拥军通过开煤矿,武拥军积累了2000多万元资金。他意识到小煤矿很难有长远发展,果断地开始转型。2006年他在王郭村种植了1000亩水稻,希望重塑晋祠大米的品牌。

2008年,武拥军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兴办一个大学生创业园区,既能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机会,同时也可以通过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实现旅游和农业资源价值的最大化。为了让这个想法实现,武拥军多次前往北京咨询专家,探讨项目的可行性。经过不断调整方案,他将园区规划为荷花观赏区、蔬菜大棚区、户外活动区、种植区、养殖区、养生堂6个功能区,可以同时满足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的需要。

从今年5月开始,武拥军到省内高校招聘大学生,他的创业理念得到了很多大学生的响应。到8月底,陆续与来自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高校的32位大学在校生及毕业生签约。按照合同,大学生们只负责智力投资,所有的项目科研经费由武拥军提供,项目合作期间,武拥军为大学生们支付工资。项目产生效益后,武拥军与合作者按不同股权分成。

目前,武拥军已向园区投入近500万元,园区功能区划分初见规模。园区还吸引了创业初成的大学生“小老板”加盟。29岁的侯煜毕业于北方交大,他和毕业于山西大学的妻子李娜,一道从五府营村来到“王郭村大学生创业园区”,用三个大棚种植新品种草莓“甜查理”,单果像高尔夫球般大,销售十分抢手。

150多亿元民资注入小额金融领域

10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时,转产的“煤老板”一般离不开自己熟悉的行业和地区。焦斌龙举例说,例如“煤老板”们在清徐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吕梁种植经济林、在孝义发展禽业、还有运城的饮料业、忻州的房地产业等。有的“煤老板”走出山西,到新疆、内蒙古、陕西等地,承包煤矿、油田、气田,重回自己熟悉又利润高的能源领域。

但此轮转型,却有点“360行,行行出状元”的意味。从记者的掌握情况分析,有挺进汽车制造业和航空运输业,占领实体产业高端的;有投资文化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开发建设旅游景区,运作十分成功;有投资信息产业,最近有一家煤焦加工行业的老板转投高科技领域,将电子商务运用到能源领域,建立“中国煤炭信息网”;更有进军农村金融业,今年上半年,山西已经有数十家小额贷款公司相继成立,150多亿元民间资本注入了小额金融领域,而在这些排队进入资本市场的小额贷款公司中,由“煤老板”投入的资本占到多数。

令人刮目相看的是,一向被看作文化素质不高的“煤老板”大胆涉足高新技术产业。在吕梁市,车安奎出手1000万元购买专利,与中科院合作进行技术攻关,投资2亿多元建起了提取红枣精华素的新型红枣加工厂,利用高科技从红枣中提取环磷酸腺苷,临床用于治疗静脉阻塞及防癌。张锦忠拥有7项专利投资上千万元研发废旧轮胎无污染加工利用;田向东自主研发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和设备,获得6项专利。

山西省科技厅长廉毅敏介绍说,今年以来,不断有煤焦领域的民营企业家到厅里和科技协会咨询,寻找投资高新技术的项目。

进入非煤产业 有多难

“煤老板”转型的路并非一帆风顺,记者调研发现,“煤老板”们进入非煤产业,也有不少现实的门槛和瓶颈。政府运用财政、金融、产业政策给予引导和推动是必要的,但因为“煤老板”本身素质能力所限、产业转型所需市场环境不成熟等因素,专家提醒转型要循序渐进,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

转型面临的壁垒和瓶颈很多

据业内人士估计,山西各地“煤老板”手中大约有3000亿元的资金,而国内资本市场低迷、投资渠道狭窄,“煤老板”的巨额资金将投向何方亟须政策引导。煤老板转型路程并非一帆风顺。在曾被誉为孝义市煤焦行业转型的“明星企业”田源阳光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记者看到的是一副破败景象。公司董事长郭连生是当地颇有名气的煤老板,前几年进入高科技农业。“田源阳光”占地2000余亩,固定资产5800多万元。建成的项目包括5万只规模的“种鸡”场、500头规模的梅花鹿场、200亩工业葡萄园、800亩生态林、7000平方米的连栋智能温室等等。如今,“田源阳光”已经是一副废弃厂房的景象。除了农业加工,“田源阳光”在餐饮娱乐、旅游度假等多个领域的扩张遇到困难。

“主要还是经营管理和老板素质的问题。”孝义市中小企业局一位负责人分析,“小煤矿利润大,但属于粗放式管理,技术含量也不高;但高科技农业和服务业,既要求精细管理,更有技术门槛;人才、管理技术跟不上显然具有很大经营风险。”

山西省中小企业局局长周明定说,民营企业投资受到的制约和瓶颈很多,土地、资金、人才、管理、技术、信息缺一不可,这些要素的取得,对于国有企业可能容易一些;但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获取成本依然很高。

山西慧仁核桃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袁锦伟说,通过与中科院的工程师签约、引进人才的问题解决了,但在融资上又遇卡。他手下几个小煤矿由于停产不能变现,又很难作为抵押物。“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贷款难,目前至少需要1亿元的贷款。二期工程上马后因资金紧缺一直没完成,新项目开发只能无限推后。”袁锦伟说,他已经跑了农行、建行、工行,放款都无望。

今年以来,山西省政府多次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了大中小三类民营企业的意见,民营企业转型的难点集中在土地供应、环境容量、融资支持、财政扶持、税费优惠、项目审批等几个关键环节。

同时,“煤老板”所具备的文化知识背景和经营素质,也是他们涉非煤行业的一道“玻璃门槛”。山西省煤炭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山西省小型煤炭企业主大多数文化教育程度不高,相当多数的只有初中文化水平,这几年各地加大了对他们的教育培训力度,也限于煤炭业的政策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但值得一提的是,“煤老板二代”目前已经成长起来,与父辈的学历及眼界不同,因为家境殷实,他们中的不少年轻人具有出国深造等经历,像全国政协委员、山西安泰集团总裁李猛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