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特稿
滚动新闻

为了铿锵玫瑰天安门前的光荣绽放
——女兵方队加紧训练备战国庆游行

2009-09-09 07:06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英文《中国日报》9月9日报道:女性,将成为阅兵队伍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即将到来的国庆六十周年阅兵中,将有两支女性方队英姿飒爽的通过天安门。

女兵方队今年突出了海陆空三军特点,三个军种的女兵身穿各军种的服装组成一个特别方队,方队名字也叫做“三军女兵方队”。谈到今年的新特点,方队政委于维国笑着说:“比以前更漂亮了!”

据介绍,三军女兵方队是由白求恩军医大学负责组建的,方队中学历最高的为博士生,平均年龄22岁,平均身高1米69。队员由10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24人。于政委说三军女兵方队是一支徒手方队,训练难度较大,而且由于生理特点,女兵训练要克服更大的困难,但大家都巾帼不让须眉,刻苦训练。

来自四川北川地震灾区的羌族女孩秦玉艳是女兵方队中的一员,她是白求恩军医学院二年级的学生,在去年的地震中失去了7位亲人。她说在得知阅兵报名通知时,自己刚刚做完阑尾炎手术一周,但为了不失去这个机会,三次申请参加阅兵训练。“去年地震后,大家对我们的帮助都很大,我一直心存感激,但一直没有回报的机会。这次阅兵既是我的梦想,也是向祖国感恩的机会,”这位21岁的女孩说,“我要用自己小小的脚步在天安门前留下我们羌族人民的感恩之心。”

她说在这几个月的训练中自己也时常和家里通电话。“父亲告诉我,自己的身体自己好好照顾。但你的背后是一个民族,事在人为,你自己加油。” 秦玉艳说这次阅兵训练让自己长大了。“我们首先是兵,然后是女兵,最后才是女孩。”她说自己原来觉得浓妆艳抹是美,现在觉得黝黑的脸上一口白牙加上憨厚的笑容才是最美。

女民兵方队则全部由朝阳区在编女民兵组成,队员来自朝阳区所辖100多个单位,她们当中有大学生、留学归国、公务员、教师、护士、大学生村官和企业职员。据女民兵方队政委王海洋介绍,北京朝阳区有抽组民兵方队的优良传统,1962年到1966年每年都参加了国庆阅兵。1984年国庆35周年阅兵式上第一次出现女民兵方队是由朝阳区抽组的,1999年由其组建的女民兵方队也参加了阅兵,赢得了民兵之花、铿锵玫瑰的美誉。

王政委说,民兵一肩为民,一肩为兵。她们平时工作在各行各业上,当祖国召唤时,都集合在军旗之下,变民为兵。他说方队里大部分队员是独生子女,从小在舒适的环境长大。从自由浪漫的都市生活到军营,剪掉了秀发,改变了肤色。王政委说,从队列训练零起点到成为过硬的战士,女民兵队员们付出了更多的汗水,“这体现了80后、90初的爱国热情和高尚情操。”

这次女民兵方队里有7位妈妈队员,赵欣娜就是其中一位。她说自己原来在电讯企业工作,生孩子后就辞职在家了,从朝外街道知道阅兵报名的时候孩子大约七八个月。“我父亲曾经参加过2次阅兵,也非常鼓励我参加阅兵。在五十周年庆典的时候,我参加了广场集体舞。当时想如果能在受阅方队里,那该是多么光荣的事情,”赵欣娜说。她说家里人都非常支持她的决定,自己也一直在记阅兵日记。“写日记一是让自己记住这段难忘的经历,也想在孩子长大的时候让他了解这段故事”。

阅兵训练是艰苦的,赵欣娜已经28岁,要闯过踢正步绷脚尖这一关更加困难,因此她经常加班练习。她说自己的体力不如其他队员,担心拖班里的后腿。

赵欣娜说阅兵虽然艰苦,但由此也认识了一帮很好的姐妹。大家都有过想家的时候,但都互相扶持,能够参加阅兵的荣誉感也一直支持着她们。她说自己也不能想象通过天安门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就让这个悬念留到阅兵那天吧。”(中国日报记者  朱喆   编辑   张峰)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