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财经
滚动新闻

专家:购买IMF债券将提高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分量

2009-09-04 09:47

英文《中国日报》9月4日头版头条报道:9月2日,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所发行债券的首位购买者,率先购买500亿美元的债券。此举意味着,中国将会提高自身在国际金融体系重组中的话语分量。

匹茨堡20国峰会召开前三周,中国进行了此项购买,再次彰显了中国对世界经济负责的态度。

中国的智库经济学家们表示:这标志着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开始增强在重组全球金融机构方面的发言权;推动其外汇资产多样化,而非将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美国债券。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Dominique Strauss-Kahn)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签署了该协议。协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购买不超过320亿特别提款权(约合500亿美元)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券。

特别提款权(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采用一揽子货币的定值方法。一揽子货币包括美元、日元、欧元和英镑,每天计算一次,基金组织会员国可以将其换为其它货币。

这一协议是在7月份宣布的,是IMF宣布的首个此类协议。 7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理事会投票通过了向186个成员国及其央行发债的方案框架,将发行1500亿美元以特别提款权(SDR)定价的IMF债券。

另外,巴西和俄罗斯也曾承诺将分别购买100亿美元的债券。 不过,目前它们还没有和基金组织达成实质性协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晓晶教授认为,中国对于IMF的此番贡献,将有助于中国在下一轮的IMF重组中争取到更多的投票权。

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牢牢控制着国际组织。例如,金砖四国(巴西、俄国、印度、中国)在IMF投票权份额中所占的比例总计为9.62%,大约只占美国投票权份额的一半左右。

张还表示,中国购买IMF债券,是中国和发达国家共同协商的结果;发达国家不仅控制着全球金融体系,还控制着新兴经济体。

张说:“新兴经济体期望在国际社会有更多的话语权,以匹配它们日益增强的经济影响力。对此,发达国家没有疑义,却附加了条件,即新兴经济体应该率先做出相关贡献。”

张认为,虽然全球经济已经不再大幅度衰退,但是,IMF在为其成员国提供应对金融危机的资金时,依旧迫切需要增强其资本实力。

据法新社报道,中国为扩大其在IMF影响力的任何“投标”,都将可能遭遇阻力,特别是来自欧洲的阻力。依照传统,IMF的总裁多是来自欧洲。而且,就在中国与IMF达成此项协议的几小时前,欧盟财政部长们才刚刚同意将其在IMF的出资额从750亿欧元提高至1250亿欧元。

对此,另一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的经济学家余永定则评价道,中国本可以为IMF提供更多的资源,以应对经济危机。

“不过,我要强调,IMF更多的根本性改革,如增加中国的投票权是不可或缺的,” 余在最新的一篇有关中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政策的论文中提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李建伟表示,中国购买债券的行为主要是为了推动2.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多元化。

李说:“购买IMF是多元化巨额外汇储备的好机会。美元贬值的风险很高,我们应该防患于未然。”

IMF方面也表示,此项协议的签订将给中国提供更为安全的投资工具,可以提高IMF帮助其成员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的能力,以更好地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复苏。

不过,张晓晶说:“在全球经济依旧低迷,发达国际的金融体系依旧脆弱的情况下,我们需要评估投资工具的安全性。”(中国日报记者    付敬     编辑     裴培)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