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中国在线2008
滚动新闻

海峡两岸海上客滚轮实现直航[组图]

2009-07-14 07:47

海峡两岸海上客滚轮实现直航[组图]

7月13日,满载旅客的“新金桥Ⅱ”豪华客滚轮准备驶离福州港马尾客运码头。

当日上午11时,“新金桥Ⅱ”豪华客滚轮载着19个旅游团、630名旅客从福建福州马尾出发直航台湾基隆港。这是两岸海上客滚直航福州马尾首航,也是大陆直航台湾本岛的第一艘客轮。新华社记者 来建强 摄

海峡两岸海上客滚轮实现直航[组图] 

7月13日,满载旅客的“新金桥Ⅱ”豪华客滚轮驶离福州港马尾客运码头。新华社记者 来建强 摄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13日上午11时,“新金桥Ⅱ”豪华客滚轮载着19个旅游团、630名旅客从福州马尾出发直航台湾基隆港。这是两岸海上客滚直航福州马尾首航,也是大陆直航台湾本岛的第一艘客轮。

13日上午,福建省、福州市为这艘总长186.5米的豪华客滚轮举行了起航仪式。“新金桥Ⅱ”将用10个小时左右时间完成福州至基隆近150海里的首航航程。这是继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海上货运直航后,两岸海上直航取得的又一新突破。

福州市常务副市长梁建勇说:“两岸海上客滚直航的实现将大大提高两岸客货往来的便捷性,在大陆投资制造业的台商可以直接将零部件带上船往来两岸,台湾果农、水产品业者可以携带农副产品在两岸之间‘朝发夕至’,这些都必将推动两岸农业、旅游、金融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朝深度发展。”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教授认为,海上客货运直航是两岸“三通”的重要渠道,两岸客货往来便捷性的提高,意义重大。

李非说,两岸产业合作将会发生大的变化。福州市现有台资企业3000多家,投资领域涉及信息电子、汽车、纺织服装等,福州至台湾本岛客滚直航的实现可望引来新一轮的台商投资热潮,福州与台北地区的产业板块互动新机会将不断涌现。

其次,闽台海上直航航线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两岸旅游往来黄金通道,以此进一步扩大赴台旅游市场的容量,互送客源,为构建旅游共同市场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第三,有利于充分发挥福建沿海与大陆中西部地区间的海运、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联运的低成本优势,带动两岸经贸文化合作由沿海一线向大陆中西部地区深入拓展。

福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庄福池表示,在金融危机肆虐全球的大环境下,两岸客货往来的便捷化将为台商在大陆发展涉及衣、食、住、行等内需产业,以及物流、保险等现代服务业方面投资创造出更多的商机。同时,也将加快两岸同胞交流往来频率,增进互信。

截至目前,大陆已有厦门、福州马尾、莆田湄洲、上海、广东汕头、浙江台州等6个港口实现对台海上客运。福建省交通厅副厅长马继烈说,此次直航充分借鉴了福建沿海对台海上航运积累的丰富经验。

十多年来,福建在两岸海上通航的集装箱运输、散货运输和海上客运实践中创下了多个第一。1997年4月19日,福建交通运输集团公司所属的“盛达”号集装箱轮从厦门首航台湾高雄,结束了两岸近50年不通航的历史;2001年2月6日,该公司所属“鼓浪屿”号客轮从厦门直航金门,成为大陆对金门客运直航第一船;2008年12月15日,该公司全面参与海峡两岸海上货运直航首航,所属“金海缘”轮成为海峡两岸海上货运直航首航第一艘抵达台湾本岛的大陆船舶。

马继烈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在两岸海上货运方面,福建先后开通福州、厦门、泉州等港口至高雄、基隆、台中等港口集装箱定期航线7条;开通福州、厦门、泉州、宁德等港口至基隆、台北、花莲、金门、马祖、澎湖等不定期航线12条。在两岸海上客运方面,开通福州、厦门、泉州至金门、马祖的客运定期班轮航线3条;另有莆田湄洲岛、厦门绕经金门、澎湖至嘉义(布袋)、台中不定期客运航线5条。

今年前6个月,福建对台货物吞吐量达1166.74万吨;对台集装箱吞吐量26.51万标准箱;出入台湾旅客吞吐量70.81万人次。

马继烈透露,厦门至台湾高雄的海上客滚运输直航计划于今年9月起航,福建省争取今年年底前开通常态化的两岸海上客滚运输航线。由于投入常态化的两岸海上客滚运输新增船舶要求较高,福建省将依照“先租、后买、再建造”的原则循序推进。目前,福建省交通、经贸等部门已着手研究适合两岸海上客滚运输新船舶的建造。

承担此次直航任务的福建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介绍,考虑到台湾海峡的海况、海上客运对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高度要求,此次直航最终租用山东威海威东航运有限公司“新金桥Ⅱ”轮执行首航任务。该轮客舱按五星级酒店标准配置,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抗风等级达八级,投入福州到基隆直航后将进一步丰富海峡两岸民众出行旅游方式。

编辑:肖亭 来源:新华网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