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俄酷热天气夺命5千 莫斯科打响大火“保卫战”|高温促英国向日葵疯长 近两个姚明高欲破纪录|英将大规模缩编国防力量 或丧失军事大国地位|
底层知识青年将改变中国
2010-08-06 06:32:20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8月6日评论版头条:30余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知识青年群体发生了很大的分化,一部分被利益结构化,成为占社会主导地位的知识精英联盟;另一部分被去利益结构化,成为底层知识青年群体,他们欠佳的处境使他们可能萌生“愤青”意识,对抗主流价值观,对未来社会影响深远。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底层知识青年群体,主要是一些有一定文化知识和见识,但没有纳入国家体制内,没有稳定工作,生活漂移的年轻人。大体上包括三类人:生在城市,大学毕业后无业在家“啃老”的城市青年;生长在农村,大学进城读书,毕业后无业,有的进入城市为“蚁族”,有的心有不甘地待在农村;随着进城打工的父母生长在城市,他们不同于城里人也不是真正的农民,在接受了相当的教育后无业的青年。

在这三类人中,最需要关注的是农村无业知识青年和新生代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有专家估算,这群人口占农民工在城市人口的5%到6%左右,如果以农民工人口1.3亿的统计口径计算,他们也达到了六七百万的规模,而且他们是中国城市青春期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无业知识青年与农村无业知识青年及新生代农民工的区别在于,后者没有生活底线,无工作可干的他们无法维持日常生活。而城市无业知识青年可以继续待在人人向往的城市,或者“啃老”或者享受城市的基本社会保障,相对安定。但是,无论哪类“底层知识青年”没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他(她)及其背后的家庭很少认为是自己不行,往往会归咎于这个社会不行,认为是这个社会的不公平造成的。

当前最应当关注的是底层知识青年的意识形态可能正在形成,也就是所谓的“愤青”意识。与主流价值观不同,这个意识形态反映了底层知识青年共同的社会认知。这种意识形态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这是造成底层社会不稳定的基本根源。目前在网络上,可以看到这种意识的苗头,任何一个政治主张出台,任何一个社会热点事件的背后,都可以在网络上看到“反弹观点”。这种“反弹”与国家所要表达的主流价值取向完全相反,这种“反弹”就是“底层知识青年”表达的 “不满和反抗”,如果进一步蔓延可能造成明显的官民对立。

失业农民工同样处于弱势地位,但其问题基本上是生存问题,不会是政治问题。首先,他们终归不是政治性很强的人,缺乏共同的政治意识,难以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政治上的抗争。其次,他们有可能在某些方面带来社会动荡,例如出现什么不公平的事情后闹一闹,但是不会上升到政治层面,因为他们不会把失业认为是政府的责任。再次,他们基本需求上还是一个生存问题。农民工关注的是欠薪问题,如果找不到工作,一般都不会把它归结为政府的责任。

然而,“底层知识青年”与农民工最大的区别在于预期值不一样,两者存在认知上比较大的差别。对于绝大多数“底层知识青年”而言,他会想到腐败问题,会进行利益比较,例如自己的同班同学,有的人活得比自己好;比如进一个机关事业单位,你可以进去,我不能进去,这里可能存在腐败问题。他会进行比较,会去追问这个制度上的问题。长此以往,他们可能会对人生冷漠,对社会不满,产生强烈的对立意识及情绪。

当前底层知识青年的问题,与改革开放形成的排斥性体制有关。这种排斥性体制最大的特点就是社会成员层级流动存在巨大障碍。“官二代”和“富二代”在破坏着社会基本的公平和公正规则。这种破坏正在动摇“底层知识青年”心中的公平正义理念,引起对立情绪。因此,在公权领域解决权贵阶层对政治资源的垄断,给所有人特别是底层知识青年向上流动的公平和平等的平台,已迫在眉睫。同时,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走进“底层知识青年”的生活,了解他们的诉求和行为。也就是说,对政治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精英知识分子活动的层面上,需要深入到底层社会生活的内在结构中,去寻找事件发生的真正原因。

培养“底层知识青年”对社会基本的认同感。对于农村青年而言就是地方认同,对于城市青年是社区认同,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容纳、接受和关注。各级各地管理者要给他们提供与当地人均等的公共服务,最重要的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要给他们提供利益表达机制。目前,“底层知识青年”的利益诉求得不到充分的关注,他们常常感到国家很多政策与自身利益没有关系,至少不是紧密的关系。通过各种组织或者渠道让他们的声音能够如实反映上去,政府在制定各项决策时要倾听他们的声音,这样,合理的利益表达机制才可能建立。

英文原文请见: 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0-08/06/content_11106634.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社科院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所教授、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于建嵘 编辑 裴培)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网友评论:郭德纲别太缺德
郭德纲的徒弟打了记者,郭写博客、编相声对被打记者讽刺加声讨,引出众多指责评论。 >> 详细

论坛
蔬菜水果的幸福生活
看看这些形态各异的食物,每个生动得都能让你笑出声来,仿佛他们的世界也很快乐。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