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在对柬埔寨王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柬埔寨《柬埔寨之光》报发表题为《做肝胆相照的好邻居、真朋友》的署名文章。(10月12日新华网)
今天,习主席开启出访柬埔寨之行。中柬是情同手足的好邻居,也是肝胆相照的好朋友。此次访问非同寻常、意义深远,不仅是习主席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后首次访问柬埔寨,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主要领导人对柬埔寨的首次访问,对于巩固和深化中柬传统友好关系无疑将产生重大影响。
这是一次巩固传统友谊之访。中国同柬埔寨地理相近、文化相通,两国友好交往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的瓷器、漆器,柬埔寨的香料、黄蜡,源源不断送达对方民众手中。巴戎寺的壁画上雕刻有古代中国商人同柬埔寨人民往来的生动情景。进入新时期,中柬友谊历久弥新、不断传承和发扬光大。上世纪90年代,关于全面政治解决柬埔寨冲突的《巴黎和平协定》签署后,柬埔寨面临着重建国家的重任。1992年,中国向柬埔寨派遣维和工兵部队,执行维和任务。中国工兵在地雷密布的土地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用汗水为柬埔寨铺出一条条和平之路。而在中国四川、青海、甘肃等地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时,柬埔寨王室、政府领导人、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可以说,中柬友好已经深深扎根于两国人民心中。诚如西哈努克太皇所说:“柬中之间长期牢固的友谊,像一朵永不凋谢的鲜花,永远开放在晴朗的天空下。”这是中柬友好的真实写照。不言而喻,以此访为新的起点,中柬传统友谊必将实现新提升。
这是一次增进政治互信之访。1958年,中国同柬埔寨正式建交。2010年,两国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边关系由此进入新时期。58年来,中柬传统友谊历经岁月洗礼和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始终根深叶茂,最重要的源于两国之间的政治互信。诚如柬埔寨首相洪森在评价两国关系时所说,由于柬中两国有着共同的外交立场,互相尊重彼此利益和主权独立,因此两国合作关系越来越密切。事实为证,在柬埔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维护和平安定的斗争中,中国给予柬埔寨坚定支持和帮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遭受外部封锁和敌视的时候,柬埔寨率先同中国建交。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斗争中,柬埔寨给予坚定支持。在中国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致力于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的时刻,柬埔寨秉持公正、仗义执言。以此访为新的起点,中柬政治互信必将达到新高度
这是一次深化互利合作之访。由于中国同柬埔寨在自然资源、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其在很多领域都形成了互补特征。近年来,两国充分发挥经济互补优势,深挖潜力,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水利、能源资源、信息通信等领域合作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机场、港口、公路等一批基建项目陆续推进,一系列合作项目早期收获前景可期。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连续3年成为柬埔寨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投资来源国,2015年双边贸易额更是突破44亿美元。特别是两国在国家发展理念上高度契合,一致同意加快“一带一路”倡议和“四角”战略对接,这也由此使得双边经贸合作空间更加广阔。以此访为新的起点,中柬互利合作必将取得新成效。
这是一次加强国际协作之访。近来,在南海问题上,柬埔寨顶住一些国家的压力,反对把当事国之间的争议演变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矛盾,反对域外势力介入,反对无关国家插手。中国也大力支持柬埔寨作为东盟重要成员在本地区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积极同柬方在东亚合作、澜沧江—湄公河合作、联合国等地区和多边舞台加强协调和配合,维护两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共同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当前,东亚合作正处在关键发展阶段。基于此,习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提议,应该继续聚焦发展主题,推动东亚合作健康稳定发展。由此不难看出,中国同柬埔寨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始终保持着密切沟通和协调,堪称国与国平等相待、真诚合作的典范。以此访为新的起点,中柬国际协作必将开创新气象。
这是一次促进民心相通之访。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近年来,中国同柬埔寨人文往来密切,各类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日益增多,双方文艺演出、文化遗产、民间艺术、艺术院校、影视等团组互访频繁,文化产业投资合作变渐成热点。数据显示,中国访柬游客69.5万,位列赴柬外国游客第二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在柬埔寨成立的孔子学院,已经由1个教学点发展到14个教学点,在校生超过1万名。除此之外,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向柬埔寨提供赴华留学奖学金,资助柬埔寨学子到中国深造。截至目前,柬埔寨赴华留学生总数已逾2000人,在东盟各国中位居前列。显然,人文交流增进的是两国人民特别是两国青年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夯实的是中柬友好世代相传的根基。以此访为新的起点,中柬民心相通必将进入新水平。
柬埔寨谚语说“信任如树”,中柬传统友谊历经岁月洗礼和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始终根深叶茂。站在中柬关系新起点上,我们深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柬传统友谊一定会结出新硕果,推动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未来网评论员 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