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11月初,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中国首都召开,聚集了中国与48个非洲国家的领导人,全世界见证了中非间这场前所未有的外交盛事。2006年——中非建交的50周年——展现给世人一个中非合作充满潜力的未来。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峰会开幕式上表示,到2009年,中国对非洲援助将翻一番,同时还将设立50亿美元的中非发展基金鼓励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
在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加蓬总统邦戈看来,中非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已由原有的政治外交领域向经贸合作领域纵深。
参加北京峰会的非洲首脑人数之多,充分体现了非洲大陆希望加强与中国合作的良好意愿。这不仅是因为双方在国际事务中团结互助,同时也由于中国为非洲提供了自主发展道路的经验。
·中国:另一种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释放了中国的经济活力,使这个东方古国连续10多年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这样的“成绩单”不仅令世人瞩目,更引起了非洲兄弟国家的思索。在长期被迫接受西方国家开出所谓政治经济的“良方”后,非洲国家开始“向东看”。
纳米比亚总统波汉巴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在现阶段,尤其要把目光投向中国,因为“中国经验更具参考价值”。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和平发展并没有威胁任何一个人”,加蓬外长让·平(Jean
Ping)在回答某些西方媒体的提问时说。相反,中国为世界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进入21世纪,非洲政局的逐步稳定和经济的快速复苏,为加深中非全方位合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为了支持非洲的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决定在3年内为非洲培养15000名本地人才。在2004年到2006年间,中国遵守了在中非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上做出的承诺,为非洲培养逾万名人才。
·建立在双赢合作上的共同发展
在北京峰会期间,第二届中非企业家大会举行,成为引起海内外关注的另一件大事,经济上的双赢合作模式将成为多边关系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统计显示: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第一届部长级会议以来,中非贸易每年都以35%以上的速度增长。2005年,中非贸易额直逼400亿美元,而中国在非洲的直接投资达到70亿美元,在非洲的800多家中国企业增加了当地的就业和税收。2006年,中非贸易总额将有望突破500亿美元,再创新高。
此外,中非间的经贸往来也决不仅限于原材料的范围,而延伸到诸如基础设施建设、通讯、轻工业等领域。事实上,非洲国家对于中国投资是十分欢迎的。
塞内加尔驻华大使法勒告诉记者,非洲经济多元化需要中国投资开发新的合作领域。同时,“到非洲去”也给中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商机。
在首次来华参加中非企业家大会的津巴布韦商人心目中,中国不仅是一个理想的采购场所,还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一批“敢吃螃蟹”的非洲企业已经低调“试水”中国市场。(来源:新华网
编辑:陈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