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聚焦中国>中国安全>台海风云>推荐首页
社工贡献“罄竹难书”?扁致词闹笑话

[ 2006-05-23 14:02 ]

 

环球在线消息:台湾“第一家庭”炒股风波缠身、叫陈水扁心力交瘁。5月20日,陈水扁卷起袖子到海滩捡垃圾,以当义工纪念自己就职六周年。虽然他口口声声向大众道歉,义正辞严表明“严以律己”,但失魂落魄之形却完全隐藏不住,以致于在致词赞扬志工团体对社会的贡献时,近乎语无伦次。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阿扁当时是这么说的:“有很多我们的志工团体,不管是当局代表,或者是民间企业帮忙等等;这些都是罄竹难书,非常感人的成功故事。”

阿扁是要赞扬志工们无私的贡献,但这句话听起来,怎么就是不对劲儿?

根据辞典解释,罄竹难书的意思是:即使把所有竹子做成竹简,也难以写尽。这句话最早出现在战国时的文献《吕氏春秋·季夏纪·明理》,后来也曾出现在《汉书·卷六六·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公孙贺》、《旧唐书·卷五三·李密列传》等古书,意思是罪状之多,难以写尽。

用“写不尽的罪状”来比喻志工团体?阿扁究竟是语文不及格,还是“乱了套”的话反映“乱了套”的精神?致词后就没再公开露面的扁,让满脑疑惑的媒体和大众无处问,各方只好转而要管教育的台“教育部长”杜正胜给个说法:“磬竹难书”究竟什么意思?

不过这种小问题这可难不倒“教育部长”,22日在“立法院”面对“立委”质询,杜正胜自有一套解说:“‘罄',是用尽;‘竹',是竹片,在纸张发明前的书写工具;‘难',是难以;‘书',就是书写。翻成今天的话,就是:用尽所有的纸都写不完,也就是,要做的事实在太多。”

“教育部长”的新注解,让台湾各大学教授纷纷摇头,教授们说,大家都知道,罄竹难书是用来形容负面的事,怎会用来形容美好的德行或表彰好人好事呢?

先是“音容苑在”,现在又给“磬竹难书”创造了新注解;“教育部长”杜正胜接二连三的语文创举对下一代的影响,让人触目惊心不止。更甚的是,“总统”说错话,身边的“臣子”如此无视常理硬拗以护主,莫不正是阿扁执政六年一手形成的又一最佳写照吗?

国民党“立委”李庆安一言以蔽之:“不要因为‘总统’说错你就硬拗,这不是你‘部长’该做的事,‘部长’您对教育的贡献,真是罄竹难书!”

 

一周新闻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