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卫视“汉语桥”决赛第七场落幕高手对决比拼汉语

中国日报网 显示图片

7月26日下午,湖南卫视《第十七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决赛第七场在湖南长沙火热开赛。本场决赛由湖南卫视知名主持人陈铭、李莎旻子主持并分别担任“汉语大课堂”的班主任和辅导员。经过前六场的激烈角逐,比赛到今天已进入白热化阶段,15强选手之间高手对决,不亦乐乎。

本场决赛延续了决赛第五、六场的赛制,分为“中外出题官出题”和“汉语游戏闯关”两个环节,同时答对了两道及以上考题的同学则有机会进入到闯关区,为自己争取额外的加分。今天比赛的“中外出题官”也是大有来头,他们分别是:对外汉语教师黄健秦,小小中国通迪安娜和肯尼迪以及来自澳大利亚的最美浙江人形象大使江添文。

来自上海的黄健秦是一位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他的学生遍布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很多学生已在各行各业颇有建树,其中一些学生更是成为了外交官和最高翻译。在课堂上,黄老师给同学们传授了自己执教多年所总结出来的独特发音技巧,希望能借此机会帮助各位同学提高自己的汉语发音能力。黄老师表示:“汉语不是水波纹,而是峰峦叠嶂的语言,像山和山谷,抑扬顿挫。汉语是有节奏的美,像音乐一样流淌不息。”生动的描述使在场的同学们更进一步的领略到了中文之美。

黄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道谚语考题,旨在考查同学们对中国谚语的理解能力,在场大部分同学都答对了这道题,然而来自新西兰的安然和来自加纳的邓肯却因为审题不够仔细,错失一题。“我以为是选相似的谚语,后来才发现是选不相似的!”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大乌龙之后,邓肯同学当场追悔莫及,只得借大打答题台来解恨,场面十分搞笑。

本期比赛还邀请到了两位小小出题官,他们分别是来自尼日利亚的13岁的肯尼迪和来自马里的8岁的迪安娜。他们都是出生在中国的非洲人,结缘于电影《战狼》。他们中文说得十分地道,都自称是“半个中国人”。肯尼迪表示自己对中文诗词颇有研究,并和主持人李莎旻子在现场用“汉语桥”的“桥”字进行了精彩的诗词接龙。两位出题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令全场同学惊叹连连,甘拜下风。肯尼迪表示自己从出生起就对中文诗词感兴趣了,他调侃自己是听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诗出生的。这两位小小中国通在课堂上出了一道有关中国省份的考题。来自澳大利亚的司腾同学并就此即兴展示了兰州话,四川话和北京话等方言,颇为地道的方言表演逗得全场哈哈大笑。

今日的比赛大多数同学都发挥得比较稳定。来自英国的江明思同学依旧稳坐第一宝座,不知这股好势头是否会延续到最后一场决赛呢?来自美洲组的柯鲁瀚紧随其后,在今天的课堂上他依然表现出学霸风范,解起题来头头是道,在场同学都表示十分佩服他。另外,本期比赛还延续了决赛第二场的蹦床绕口令大闯关游戏。进入闯关区的大部分同学仍然觉得中文绕口令十分难念,自己还需在读音识字方面多下功夫。

据了解,在决赛第七场结束后,15强的同学们还进行了紧张的笔试小考环节,接下来他们还将迎来年度总决赛前的最后一场激烈比拼。到底谁能摘得洲冠军的头衔并有望冲击汉语桥2018年度总冠军呢? 7月30日起每周一至周四19:30,湖南卫视“汉语桥”,邀您一起见证!

(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