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安庆市宿松县的西北角、大别山南麓,有个距离县城约40公里的贫困山村,叫白鹤村。全村779户、2539人,劳动力人口1200多人,可常年外出务工的却有1000多人,在家的以老弱病残幼为主。白鹤村自然资源贫瘠,人多地少,集体经济几乎是零。群众内部矛盾错综复杂,历史问题与当前问题盘根错节,群众“坐等靠”思想严重;村级组织软弱涣散,干群关系紧张。
这让省经济信息中心孙明、吴科主和杨阳三位入村进行帮扶的同志陷入了深思。他们从2017年4月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代表中心驻村履行帮扶职责后,通过走访、接访和座谈,决定从主要矛盾入手,拿出一篇帮扶白鹤村“抓党建、优民风、谋发展、促脱贫”的好文章。
帮扶工作队了解到,白鹤村党组织软弱涣散,基层堡垒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村干部文化水平低,开展工作能力有限。三年内,由于各种原因白鹤村连续调换了四任书记,现任村书记缺乏群众工作和党组织建设管理经验;村主任是个90后年轻人,同样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做事莽撞;老同志干事怕得罪人不愿意干。村两委班子服务意识差、干群矛盾突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未能有效发挥,严重影响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建设。
帮扶工作队决定在这方面入手,把战斗堡垒筑稳夯实,真正发挥其领头羊作用。因此,一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他们的具体做法包括:
公开亮明底线,形成治村基本思路。在找准白鹤村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帮扶队与村支两委、乡领导和省经济信息中心领导一起反复研讨,最终形成“用发展的方式解决白鹤问题”的总体思路,“严格按法律、按政策、按规矩”的办事原则,“少谈历史问题,多谋未来发展”的民风指挥棒,提出“两支持两打击”的两条底线,即凡是有利于白鹤村发展的要支持,凡是阻碍白鹤村发展的要坚决打击;凡是通过有能力影响市场要经济的都支持,凡是占用群众名额套取国家资金的都打击。白鹤村治村思路一经提出,在群众中引起良好反响,为白鹤问题解决和发展指引了方向。
建章立制,约束规范支村两委权力。帮扶队到村后,了解到村支两委多数干部工作时间短、文化程度低、法治观念不强等问题。为帮助他们及时树立正确的治村观念,帮扶队多次组织村支两委集体学习《村民组织法》、村级财务管理和“四议两公开”等规章制度,建立村级事务集体决策决议机制,形成村级工程管理办法、村级信访工作条例等。通过建章立制,基本杜绝了“决策随意、政出多门、矛盾集中”等现象。
建强村支两委班子,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帮扶队帮助村支委建立健全党员发展、组织生活、“三会一课”、民主管理、学习培训等一系列相关制度并严格落实,全年召开党建工作会议20多次,组织党员赴宿松县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召开村支部“七一”大会纪念建党96周年,组织党员观看十九大开幕式,邀请中心领导赴村做十九大报告宣讲等,在党员和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建立党员议事制度,强化基层党组织作用。凡属党务、村务重大事项,帮扶队要求村支两委召开党员评议会,广泛征求党员意见,保障决策民主性和准确性。党员议事制度的建立,一方面发挥了党员参与村级事务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村支两委决策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党员可以更方便、更及时的向周围群众宣传正确的国家政策。
筹建党员活动室,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由于白鹤村办公用房紧张,难以满足标准化建设条件,村集体收入少、工作经费紧张,新建党员活动室存在困难。省经济信息中心及时支持建设资金和工作经费27.5万元,保障白鹤村按时完成了100平方党建活动室和标准化建设,顺利通过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验收工作。目前,党员活动室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村支部党组织软硬件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发挥引领作用,组织党员带头宣传正确的扶贫政策。为引导白鹤村发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扶贫政策宣传工作,帮扶队争取到爱心企业支持,购买70台视频播放器,制作通俗易懂的动画,发放给在村党员及村民组长,请他们协助村支两委共同宣传正确的扶贫政策,引导村级舆论。根据村支委提名,帮扶队还在去年“七一”期间推荐一批优秀党员,鼓励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逐步提升白鹤村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通过这些具体措施,白鹤村党支部和村委战斗力得到极大提升,在群众中的感召力和凝聚力逐步加强;白鹤村群众中纠结历史问题的少了,畅谈未来发展的多了。天时、地利、人和逐渐齐备,白鹤村支村两委在省经济信息中心和陈汉乡党委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决心带领广大群众砥砺前行,为全村上下脱贫攻坚和白鹤振兴而艰苦奋斗。
(中国日报安徽记者站 马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