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奥运会倒计时跃入一周年
[ 2007-08-08 09:34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2007年8月8日晚,天安门广场将见证又一个庄严、神圣的仪式: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要在此把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奥运会新闻,北京奥运会说吧)的邀请函,亲手交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奥委会的代表。

国际奥委会首次选择在主办城市举行这项仪式表明,北京奥运会筹办顺利,工作出色,被国际奥委会充分肯定。

从申奥成功至今,整整六年,无数国人为办好北京奥运会魂牵梦绕、献计献策。北京更是全民动员,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群策群力。

六年间,北京为奥运会成功举办的“硬件”建设即将完成,为奥运会服务的各种“软件”明显改善,千年古都被注入了浓浓的奥林匹克元素,奥林匹克也融入了更多的中华文化元素,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有了扎实的基础。

多次来华的国际奥委会第29届奥运会协调委员会主席维尔布鲁根对北京奥运会筹备工作高度评价:“北京奥运会的筹备工作,在各个领域都做得非常成功。”

践行承诺,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诚信

2001年1月,当时的北京奥申委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北京《申办报告》,其中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信,相关部委负责人签名的保证书。《报告》希望国际奥委会委员相信,北京有条件、有能力举办奥运会。申办成功当天,北京奥申委主席刘淇与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签订了《举办城市合同》。这份合同厚达几百页,列举了国际奥委会对主办城市的各种要求。

《报告》和《合同》,是北京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政府和13亿人民的承诺。

“君子践诺”,是做人的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政府执政能力的标志。今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北京2008年奥运会筹办工作汇报。会议强调,必须切实履行我们在申办奥运会时作出的庄严承诺。

为兑现承诺,2002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一年后,北京奥组委正式发布《北京奥运行动规划》,它是对承诺的细化,是有可操作性的规划。

涉及到五个方面的《规划》中明确:通过13亿人民的积极参与,让奥林匹克精神得到最广泛的弘扬和传播。《规划》对奥运比赛场馆及相关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环境建设、战略保障措施等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措施和步骤。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