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性生活的鸡”? 无厘头菜名吓坏老外
[ 2007-08-06 16:36 ]



童子鸡:“还没有性生活的鸡”

“爬树的蚂蚁”“翻滚的毛驴”“没有性生活的鸡”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走进北京大街小巷的餐馆,你很有可能会看到这样的菜单翻译:“蚂蚁上树”翻译成“一堆在爬树的蚂蚁”,“驴打滚儿”翻译成“翻滚的毛驴”,“麻婆豆腐”翻译成“满脸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这样的翻译往往让前来就餐的外国人摸不着头脑,甚至引起误会。澳大利亚小伙子麦迪文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在一家东北餐馆看到 “老虎做的菜(tiger dish)”时,吓了一跳,“老虎不是受保护的动物吗?他们怎么敢吃老虎肉呢?”

中国菜究竟该怎么翻译?随着市民讲外语活动办公室近日就一批中国菜名统一翻译在网络上征集意见,中国菜的翻译一时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记者调查:菜名英译“四大最”

最无厘头的翻译

最无厘头的菜名翻译当属“童子鸡”了。网友“餐厨经理”说,看到有的餐馆将“童子鸡”翻译成“还没有性生活的鸡(Chicken Without Sexual Life )”。“这太搞笑了,童子鸡成‘还没有性生活的鸡’,这还不够准确,应该是‘还没有性生活的公鸡’,要是母鸡的话应该是‘处女鸡’了。”有网友如此评价。

最让人恶心的翻译

来自四川的美食摄影师小毛告诉记者,“口水鸡”虽然名字不雅,但是每次一想到它那种酸辣麻甜的感觉,就忍不住流口水。可有一次她去一家川菜馆吃饭,却发现菜单上居然把“口水鸡”译成“流口水的鸡(Slobbering Chicken)”!“当时就觉得很恶心,不知道老外看了还有没有兴趣吃。”

最没事找事的翻译

在学英语专业的大四学生赵丽丽看来,很多餐馆将“回锅肉”翻译成“烹了两次的猪肉(Twice—cooked Pork)”是“最没事找事的翻译”。她说,倒不如直接翻译成“先煮再炖的猪肉(Boiled then Stewed Pork)”来得清楚直白,或者干脆翻译成“川式炖猪肉”。

最白开水的翻译

广东名菜“佛跳墙”在很多星级菜馆都被翻译成“鲍鱼、鱼翅和鱼肚”,这种白开水式的翻译让很多爱好美食的人士觉得痛惜。“有些菜名本身就是根据材料起的,为求简单明了,翻译成英文时直接取材料名,比如青椒鸡蛋等,这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像‘佛跳墙’这类具有深厚民间历史典故的菜名,直接按材料翻译出来就索然无味了,未免可惜。”酷爱研究中国美食文化的自由撰稿人唐小姐如此表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