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任驻美大使的外交亮点
200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任命李肇星为外交部副部长,中国新任驻美大使“呼之欲出”。
2001年2月16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任命杨洁篪为中国第7任中国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2001年2月18日,杨洁篪大使抵达华盛顿。
中美作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保持并发展友好、合作和正常的国家关系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个意义,杨洁篪出使美利坚,任重道远。但就其与布什家族20余年的渊源而言,对中美双方的及时沟通则也是个有利条件。
2001年4月1日,中美撞机事件猝然发生,在事件原委尚未调查清楚的情况下,美军太平洋司令部片面把责任推卸给中国方面,并且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要求中方立即释放被扣留的24名美军机组人员,中美关系顿时紧张起来。
众所周知,撞机事件之初,小布什在白宫草坪接二连三讲话,立场强硬、霸气十足,要求中方尽快释放机员。在此情势之下,第一线外交官如何因应变化,表达政府立场,就显得非常重要。正因为如此,杨洁篪曾在一日之内4次奔走于美国国务院、国会与中国驻美大使馆之间,表达中方立场。据当地传媒报道:“自从4月1日撞机事件发生以来,杨(洁篪)大使成了美国白宫的常客。”他还一天两次出现在美国电视荧光屏上,阐述中方看法。接受CNN采访时,他通过美国日常生活的简单道理,通俗浅显地说明撞机事件的是非曲直:“就拿美国举例来说,有一个家庭,一所房子,一个前院,有一伙人总是在这家门前的街上开着车徘徊,不到你的前院,但就是日日夜夜,月月年年地在靠近前院的地方开来开去,家里有人出来查看,结果家人的车子被毁,人也失踪了。我认为,家人有权问到底发生了什么?做一些检查和调查。如果这种道理可以成立的话,我想美国人民能够做出非常公正的判断,到底该怪罪谁,至少你应该说声‘对不起’吧。车也毁了,人也失踪了,可对方只是说,事情就是这么发生的。”民意调查显示,在杨洁篪接受CNN专访之后,赞同美国政府向中国道歉者的比例大幅度增加,由最初不足20%,猛增到后来的50%以上。年轻的杨洁篪就是这样在2001年撞机事件中“向世界证明了他的外交能力”。杨洁篪的外交生涯也因为这段经历成了一大亮点。
2002年10月,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访美期间,杨洁篪依靠与布什家族的良好关系,促成了小布什邀请江泽民到得克萨斯农场赴私宴,开创了在任总统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元首举行家庭宴会的先例。
2004年,美国洛杉矶世界事务委员会授予杨洁篪大使“年度杰出外交官”的称号,以表彰“杨洁篪在(中国)外交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以及他在华盛顿为拓宽和加强中美关系所付出的努力”。世界事务委员会主席柯蒂斯·麦克对《中国日报》记者表示,当时委员会全票通过了对杨大使的提名。麦克指出,这个奖项也充分说明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一个重要的合作者。”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中国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巴德表示:“杨洁篪明白他的工作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忠实地代表他所在政府的立场。与此同时,他又要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通过对他人意见表现出的理解来帮助中国结交朋友。很快地,他就向美国人证明,他完全能够胜任他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