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6月8日,美国总统布什(左)、英国首相布莱尔(中)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德国海利根达姆合影。继6月7日向布什提议共同利用俄军在阿塞拜疆的雷达站、取代美国计划中的东欧反导系统后,普京6月8日就反导系统部署选址再次发表言论说,反导基地可以部署在欧洲南部,如“美国在北约的盟友土耳其”,“甚至不妨部署在伊拉克”。新华社/法新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俄美两国定于10月12日在莫斯科就美国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俄美安全领域合作等战略安全问题进行部长级磋商。与以往不同的是,俄美双方将传统的外交部长或国防部长“一对一”的会谈方式改变为由两国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共同参加的“2+2”会谈。据说这是普京与布什今年7月在美会晤时做出的决定。显然,双方都希望不同寻常的“2+2”会谈能够取得高于“一对一”会谈的成果。
从目前形势看,俄美举行“2+2”会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双方试图弥合分歧的愿望。美国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始终遭到俄罗斯的强烈批评和质疑,俄美的反导之争,不仅使两国关系降到了“冷战”结束以来的最低点,也为整个欧洲地区的安全形势增添了不少变数。尤其是俄方在美国战略挤压下采取的一些“非对称行动”,如暂停执行《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恢复远程战略轰炸机例行战斗值班飞行等,被称作可以从中“看到冷战时期军备竞赛的影子”。在这种情况下,“2+2”会谈也许有助于俄美两国加强沟通,缓解关系。
但此次“2+2”会谈要取得积极成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2+2”会谈更多的是沟通形式上的改变,但在反导等关键问题上,俄美双方公开的表态至少目前没有什么改变,这多少让这次扩大规模的会谈显得先天不足。俄方坚持认为,美国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没有基于维护全球安全的考虑,也不存在“令人信服”的理由,而且使俄国家安全面临“最现实的威胁”。而美国则仍在强调,美国做法并不针对俄罗斯或其他国家,而是针对来自中东等地的“潜在入侵者”。尤其让俄方明显感觉不舒服的是,美国似乎在反导问题上已经作出了所有决策,不断与部分欧洲国家就设立雷达站等问题进行磋商,对俄方所提出的共用俄在阿塞拜疆境内建立的预警雷达站、成立俄美监控资料交换中心等一些“具有创新性和建设意义”的建议,并没有给予积极回应。
各自所持的态度使近来双方连续几轮的专家级磋商均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俄罗斯、美国和阿塞拜疆3国专家不久前对阿塞拜疆境内的加巴拉雷达站的实地考察也没有收到积极成效。美方坚持认为,加巴拉雷达站只能是对美国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补充,美国不会因为俄方的建议而放弃在捷克建反导雷达站的计划。在此情况下,俄外长拉夫罗夫意味深长地表示:我们理解他们,因为加巴拉雷达站不能监视俄全部领土,捷克雷达站却可以。
俄外长拉夫罗夫日前指出,俄美关系不会回到“冷战时期”,但在国家安全受到现实威胁的情况下,俄罗斯不可能不将自己的立场坚持到底。这也许意味着双方在反导问题上回旋的余地并不大。俄战略火箭兵前司令叶辛上将甚至9月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俄美两国10月就反导问题进行的部门间磋商“不可能达成协议”,因为美国“在捷克建雷达站的钱已经批下来了”。不过,如果俄美双方能在增加战略互信上下功夫,能在关键问题上采取灵活务实的新举措,两国在寻找折中方案方面或许能有所收获,否则,“一对一”也好,“2+2”也罢,很难给老问题带来新答案。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