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评|中国观察|网友热议|财经评论|影视书评|
  精彩推荐 卡扎菲威胁欧洲“变黑” 要50亿打击非法移民|美国男子打高尔夫 球杆与石头摩擦引发火灾|奥巴马办公室时尚大变身|
如何理解中国的“和平崛起”
2006-06-27 16:36:21      来源:null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环球在线消息:新加坡《联合早报》6月27日就中国的“和平崛起”概念发表评论文章,摘要如下:

“和平崛起”作为中国的大国战略,至少有两个层面的意义。

第一个层面就是中国不会走从前一些大国崛起走过的道路,即一个国家的崛起对现存世界权力分配格局构成冲击,从而导入不稳定因素,甚至催生冲突与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和期间的日本和德国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在这个层面,“和平崛起”表示中国要寻求一条不同的崛起道路,即和平的道路。

第二个层面就是中国崛起之后要在维持世界的和平方面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这个层面讲的是中国对自己未来作为一个大国角色的认同,表明自己有责任维持世界的和平。

这个概念提出来之后,就面临来自内外的挑战。

就内部来说,在这个概念提出之初,高层领导就开始使用。但没过多久人们发现在官方的话语里,这个概念被另外一个概念所取代,那就是“和平发展”。据说是因为强硬派强烈反对这个概念。在强硬派看来,如果光强调和平,台湾问题怎么办?中国的“和平崛起”会不会导致台湾的“和平独立”?也据说是因为美国人不喜欢这个概念。

和平崛起战略具现实可行性

改用“和平发展”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在邓小平时期中国强调的是“和平与发展”,稍作修改,这个概念比较容易被接受,也更具有官方话语色彩。但不管是何种原因促使官方不再在官方场合使用这个概念,表明内部对这个概念并没有共识。

从外部来说,国际社会尤其是亚太国家当然希望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对包含在这个概念中的良好愿望,谁也不会否认。使人感到不确定的是中国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因为从历史上看,一个大国的崛起的确很容易对现存权力格局构成挑战。

一些人也担心,这个提法只是表明中国现在还没有实际的能力来挑战美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从事内部发展。等到拥有了真正的实力,中美之间的冲突或者中国和其他大国之间的冲突会变得不可避免。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和主要贸易伙伴美国和欧盟之间的贸易纠纷不断增多,经济冲突浮上台面。这个新现象更使得一些人怀疑中国能否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

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是否具有现实可行性?这里就涉及到如何看待“和平崛起”了。

首先是如何定义“冲突”?很显然,“和平崛起”不是说中国不会和任何国家发生任何形式的冲突了。古今中外并没有出现过国家间毫无冲突的情况。中国所提的“和平崛起”显然指的是中国的崛起不会导致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大规模的国家间冲突,如德国和日本崛起所导致的冲突。一些局部地区、小规模的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甚至军事冲突仍然应该不会影响中国的“和平崛起”的总体战略。而一些经济层面或者社会层面的冲突更不会对这个战略构成大的威胁。应当说,经济和社会层面的冲突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会是不可避免的。

更为重要的是要看中国是什么样的崛起?如何崛起?无论是崛起还是发展,都会产生深刻的变化。随着一个国家的崛起,其外在影响力也不可避免。但外在影响力的增加并不见得一定要挑战现存秩序,产生冲突。这里重要的是这种外在影响力是如何达成的,或者说扩展外在影响力的方法。

很显然,昔日德国和日本的崛起导致了世界范围的冲突与战争主要是因为德国和日本的崛起是军事上的。这两个国家也是通过军事方法来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与影响力的。与之不同,中国的崛起主要是经济上,并且中国的外在影响的发展(或者“走出去”)也在于经济方法。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他们如此“加工”自己的脸
就算穷极你的想象力,这十四张“精心加工”过的脸依然会让你看了以后精神崩溃。 >> 详细

论坛
中外名人明星罕见合影照
他们竟然合过影!来看看名人明星难得一见的绝版合影照吧。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