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环球排行>商界风云录
中国营销界十大争议人物

[ 2006-03-20 15:59 ]

 

牟其中:机会主义的成功不可复制

当中国市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绝大部分中国商人不懂得“营销”这个词的含义,他们懂得的是“买卖”。买卖的基本原则是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牟其中深谙此道

当然,牟其中比一般商人更精明,更有眼光,更能抓住市场开放初期大量的市场机会。在这个时候,谁能抓住机会,谁就意味着胜利。

当然,历经牢狱之炼的牟其中更大胆,更有豪气,也更有政治意识。正是凭借对市场机会的捕捉以及精明和英雄般的胆识,牟其中打了一场经典战役,他用日用品换回四架俄制TU-154喷气客机。

无论怎样看,牟其中当时的成功在中国当代商业史上都是伟大的一笔。正是这伟大的一笔,深深地刺激了当时的中国商人。之所以称他们为商人,是因为他们最主要的工作不是做企业管理,不是实实在在地做好市场营销工作,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每天寻找市场机会,不断地捕捉这种市场机会,并努力使其变成人民币。因为,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机会确实是太多了。

趋利作为商人的天性,在当时自然要寻找这种比老老实实做企业管理赚钱来得快的机会,这也是中国人长期压抑于心的暴富心理的一次集体爆发。

但是,机会不会永远都是存在的。在捕捉到机会成功之后,跟进者们蜂拥而上,不善于也不安心的民营企业家们无法保持在这领域的持续优势。于是,多元化成为了众多中国民营企业的必然选择。

当时的南德经济集团,除了进口飞机外,还涉及卫星发射、航海、铁路运输、高速公路建设、水电站建设等。

但是,每一次机会主义的成功,都是无法复制的,因为这种成功的唯一优势,在于先知,这个优势在成功的那一天起,就意味着丧失。于是,民营企业家们要不断地使自己成为先知。

然而,机会主义成功的不可复制,使得决策的成本大为增加,何况,即使他们曾经的偶像牟其中,也是人而不是神。在第一桶金轻易得来导致的头脑膨胀之下,决策更是充满随意性,失误频频。在这种情形下,企业业绩不断下滑。

于是,当中国经济环境开始越来越完善,市场机会点越来越不容易发觉,企业的竞争更多地是通过战略、管理来体现时,牟其中退出历史,似乎是一种必然。当然,这跟他是否犯罪并无关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