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明与愚蠢:20个影响现代商业的经典决策

[ 2006-03-17 12:49 ]

 

  1950年:爱德华兹·戴明对战后日本产业起死回生功不可没

1950年的爱德华兹·戴明在美国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统计学家,之前仅到过日本一次,但是他却清楚地知道如何解决日本战后的经济问题。戴明指出,对质量的追求是提高生产力、获得更多利润、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关键。他表示,如果日本公司采取他提出的14个质量管理原则的话,它们的产品在5年内将达到世界级标准。

戴明从1950年到日本指导质量管理后持续长达近40年,且前二三十年几乎每年都去。结果也确如戴明所预料的那样,日本的产品质量赢得了全球的信赖。

由于戴明对日本质量管理指导的成功,美国人突然警醒,原来日本企业经营成功的背后竟然有一个美国人居功最大,因此开始对戴明另眼相看。从80年代开始,为了应对来自日本的挑战,美国企业采用了戴明的14个管理原则,戴明在美国开始名声大噪。

   1955年:露丝·汉德勒在新兴电视媒体上打广告促销

1955年,美泰玩具公司创办人之一、后来"芭比娃娃"的创意者露丝·汉德勒接到ABC公司的一个电话,问她是否愿意赞助"米老鼠俱乐部"的表演,并问她美泰玩具公司是否愿意花50万美元在电视台播放一年的电视广告。

这并不是个小数目,它相当于美泰公司当时的资本净值。并且当时电视广告的效应还不被人所知,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那时的玩具业也几乎根本不做广告宣传,只满足于圣诞节之前在一些大城市做一些促销活动。

然而,在接到电话之后的一个小时内,汉德勒和她的丈夫埃利奥特给了ABC公司一个肯定的答案。从此,他们在电视媒体上打广告销售玩具产品。汉德勒在自传中写道,在做电视广告之前,80%的玩具是在圣诞节前六周内售出的,而电视广告的播出刺激了孩子们整年对玩具的需求。
Page: 1234567891011

 

一周新闻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