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不应该成为引进的唯一

2006-10-30 16:43:25

环球在线消息:截至今年,海外大片在中国已有10年历史,这些影片占据了几乎全国总票房的60%-70%,加上引进大片的9亿税额。前年,导演张艺谋的影片《英雄》横扫2.5亿票房的事实让国人对国产大片开始刮目相看。大片的概念已成为影坛最时髦的词语之一,但究竟大片指的是什么?是不是只有好莱坞的电影才称得上是大片?所谓的大片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何谓进口大片?

 

1994年,为改变电影市场的萧条局面,时任中影公司总经理的吴孟辰向电影局提议以国际通行的票房分账形式,进口最新的一流外国影片,以发行的收入扶持老、少、边、穷地区电影事业。当年年底,广电部电影局批准了这个建议,提出每年可以进口10部“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表现当代电影成就”的影片。于是有人将这10部影片称为“10部大片”,大片的名称也因此而流传开来。参照国际通行的票房分账形式,进口大片各方收入分成的比例是制片方35%,发行方17%,放映方48%。为了迅速占领中国市场,进口大片的制片方还承担了宣传的费用。尽管这样的分账比例似乎对制片方较为不利,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国外尤其是美国制片方依旧从中国的市场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1994年11月12日,由哈里森·福特主演、华纳出品的《亡命天涯》作为首部进口分账大片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郑州、广州等六大城市率先公映,并以2500万人民币的票房佳绩在全国创造了大片的第一个消费奇迹。

 

·进口的都是大片?

 

通常大投入、大制作以及高额的利润回报是大片的衡定标准,因此许多人印象中的大片都是名不副实的。拿中影引进的25部进口分账海外影片为例,这些影片中有不少的确是大投入和大制作,但在内地的电影票房回报率却很低,而另外也有一些只是中等规模制作的影片,它无论在质和量上,都离所谓的大片概念相去甚远。

 

在海外大片刚进入中国市场的头两年,几乎每部影片的票房都在6000万元左右,然而自从《泰坦尼克号》在国内创下了3.6亿元的票房神话后,大片的市场收入开始持续走低,如今一部电影能有2000万元票房就已是大片了。个中原因无非是盗版冲击、观众分流、票房瞒报,外加媒体宣传日渐乏力。宏大的场面、激烈的打斗、大牌的明星、叹为观止的电脑制作,如今进口分账大片似乎已凝固在一个特定的商业模式上,不外乎惊险片、动作片、科幻片和娱乐片。“从整体上看,引进大片的片种比例失调,文化视野狭窄,品位不高,社会和经济效益呈逐年下降趋势。”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倪震这样说道。

 

·什么是大片?

 

《英雄》和《十面埋伏》的制片人张伟平认为:“大片指的是形式不是内容,形式包括大投资、大制作、大明星三部分,也就是通常说的商业片。”

 

不过《天下无贼》的导演冯小刚对于这种看法却是嗤之以鼻,他说:“对于一个导演而言,‘大片’的概念应该是从艺术角度上说的,而对于投资商来说,关注投资与票房成绩之间的‘差额’才是唯一的标准;而从观众角度来说,恐怕希望看到的还是艺术的‘大片’。”

 

著名导演谢晋直接用狼和羊的比喻来说明大片和中国电影市场的关系:“表面上看,内地电影市场的萎缩是海外大片冲击的结果,大家都在叫狼来了。但实际上主要还是我们电影自身‘内功’不足。如果我们把自己也变成‘狼’,有自己强有力的大片支撑,那就不会被狼吃掉了,要变成‘狼’最根本的就是要改革中国电影的体制。”

 

当年中国电影公司总经理吴孟辰曾表示“大片”是电影从业人员特别是新闻记者为了工作和行文的方便使用的一种代称,实际上这些引进的所谓大片影片可以简称为“两个基本”进口影片。

 

显然,电影界对于大片的概念本身也是见仁见智、多元开放的,甚至是模糊不清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无论从大片的概念产生,还是大片的内涵和外延来看,所谓大片只是一种引进行为,而非某种特指的或单一的影片类型。

 

·大片不是好莱坞

 

事实上,引进海外大片的宗旨与目的在于打开我们的电影创作与欣赏、消费的视野,因而在影片引进过程中就不能把眼光只盯在好莱坞强势电影产业模式下制作出来的影片上,毕竟不是只有好莱坞一家才有资格生产所谓的大片,如果它也是一种大片的话。

 

另外一方面,如何通过引进一些有品位的中等制作甚至是小制作影片,重新培养中国观众的观影习惯和艺术品位也是当务之急。即使在好莱坞,《远离拉斯韦加斯》、《我的盛大希腊婚礼》这样中等甚至是小投资的艺术影片仍旧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并最终创造了票房奇迹。我们在引进的过程中眼光也就没有理由只盯着大投资、大制作的影片来进行选择。对于“两个基本”影片的选择应当是全球性的,没有任何地域的限制,只要能“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基本表现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就在选择的范围之内。而今天引进大片的标准和理念,实际上离当年制定的标准已相去甚远。

 

·大片成为怪圈

 

既然大片的概念是开放的、多元化的,它并非好莱坞的专有名词,那么眼下大片的引进标准和行为究竟是开拓了我们的眼界,还是对我们的视野设置了屏障?

 

为什么“大片”只在美国?英法德意就没有吗?

 

为什么“大片”都在好莱坞?宝莱坞就没有吗?

 

为什么“大片”只是斯皮尔伯格?东瀛北野武就不是“大片”?

 

为什么“大片”只是商业片?艺术片就没有一席之地?

 

这似乎形成了一种悖论和怪圈,在世界影坛,除了好莱坞影片外,还有英法德意等探索电影创作和艺术传统的欧洲电影,也有与好莱坞分庭抗礼的俄罗斯电影以及印度宝莱坞,更有近几年崛起的日韩等亚洲电影新浪潮。因此,我们在对大片概念质疑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疑问:大片的引进概念是否无形中给电影的创作方法、引进机制,以及更广阔的电影种类,乃至对观众的电影消费与欣赏设置了人为的一道屏障?

 

引进世界优秀影片要坚持,但好莱坞不应该成为唯一!(来源:南方都市报)

 

主办单位
唯一咨询机构
网络支持单位
往期精彩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