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国际形势和我们的外交工作》(1998年8月28日)这是江泽民同志在第九次驻外使节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深刻论述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以及我国外交工作的对策。文中指出:世界格局正在加速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单极和多极的矛盾将更加突出;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首先推动起来的,而且他们在其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不利地位,我们既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又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要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继续长期坚持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绝不当头、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处理好同世界各大国的关系,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坚决维护我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努力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1998年9月25日)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安徽省考察工作时的讲话。文中分三个部分进行阐述:认真总结并牢牢记取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提高领导农村工作的水平。文中总结了二十年农村改革的四条经验:必须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首要出发点;必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必须大胆探索农村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不断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必须坚持农村改革的市场取向。文中指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是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的演讲》(1998年11月24日)这是江泽民同志访问俄罗斯期间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发表的演讲,论述了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和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文中指出: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必须紧紧跟上科技进步的时代潮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
《二十年来我们党的主要历史经验》(1998年12月18日)这是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文中全面总结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年来十一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必须坚持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必须全面、正确、积极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必须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建立和完善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必须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必须维护和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必须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必须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改革和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必须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文中强调,二十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