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走进台湾

2011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2011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2004年秋,中国日报和日本言论NPO组织商定,共同实施每年一度的“中日关系舆论调查”,作为北京—东京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调查是连续进行的第七次活动。包括北京、上海、成都、沈阳、西安等5个城市在内的1540名居民,以及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在内的五所重点高校的1000名硕士生及青年教师参与了调查。[详细]

2011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2011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2011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2011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2011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2011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2011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1.对日本的总体印象

2011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学生教师好感度近几年总体走高。2011年的数据显示,学生教师表示对日本印象好的比例为43.1%。[详细]
 2.对日本印象的变化

2011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在过去一年中,逾半数公众和学生教师认为没有变化。普通公众对日本印象有所改善的比例为27.5%。[详细]

  3.对日本印象好

2011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普通公众首先提到的是日本的产品质量可靠。对于学生教师而言,他们更关注的是日本人的品质。 [详细]

 4.对日本印象不好

2011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历史问题是阻碍中国人善视日本的第一要素。政治体制的差异影响对日印象的比例在降低。 [详细]

 5.对日本的联想词

2011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电器产品以49.9%的比例继续成为普通公众首先想到的词。高达45.5%的学生教师首先想到南京大屠杀。[详细]

 6.是否去过日本

2011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调查显示,无论是普通公众还是学生教师,都有超过九成的人表示没有去过日本。 [详细]

 7.是否结识日本人

2011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94.2%的普通公众没有结识过日本朋友。学生教师中有超过三成表示他们只有一些交谈过的日本朋友。 [详细]

 8. 了解日本的渠道

2011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中方媒介成为国人了解日本信息的主要渠道。日本的文化产品对学生教师的影响较大。[详细]

 9.对日本人的描述

2011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公众眼中的日本人最突出的两个特征就是勤奋和富于创造性。学生教师的选择是勤奋和集体主义。[详细]

 10中日关系的前景

2011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有四成左右的中国民众持乐观态度,超三成学生教师选择观望。该比例比去年下降了两成左右。[详细]

2011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2011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对日本政治家的熟悉程度:
总体来讲,学生群体对政治家的熟悉程度远远高于普通公众。小泉纯一郎继续成为国人最熟悉的日本政治家。小泉首相作为日本30年来在任时间最长的一位首相,因其多次以首相的身份参拜靖国神社而被国人所熟知。[详细]

对日本政治状况的认知:
普通民众认为日本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和军国主义国家的比例分别为42.4%和36.4%,认为日本是一个和平主义国家的比例为6.5%,比去年降低了近5个百分点。[详细]

对日本参拜靖国神社的看法:
多数国人向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说“不”。调查显示,不论是普通公众还是学生教师,多数人认为日本首相不论以任何立场都不应该参拜靖国神社。[详细]

2011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对2050年中国经济实力的预测:
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普通民众更显乐观。普通公众较学生教师更显乐观,其中52.7%的公众认为中国将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大国,超出学生群体近20个百分点。[详细]

中国和日本的经济关系:
国人普遍认同日本经济发展对中国有益。调查表明,63.5%的中国公众赞同日本的经济发展对中国是有益且必须的,学生教师持这一观点的比例为68.9%。 [详细]

对亚洲能否统一成为一个经济圈的判断:
普通公众更显乐观。亚洲能否仿效“欧洲模式”共同成立一个经济圈呢?调查显示,52.9%的普通公众认为亚洲可能统一为一个经济圈。[详细]

2011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对中国军事威胁的国家:
美国第一、日本第二。调查发现,中国人眼中具有军事威胁的国家,美国位居榜首,日本名列第二。60.5%的公众选择了美国,选择日本的比例为42.7%。 [详细]

日本成为中国军事威胁的原因:
日本在战略上追随美国让普通民众感到不安。调查显示,51.1%的普通民众认为日本在战略上追随美国导致了其成为中国的军事威胁,同时日本人对历史问题的态度也让49.7%的普通民众感到不安。[详细]

钓鱼岛撞船事件变成中日之间重大问题:
调查显示,普通公众认为日本政府的强硬态度是导致事件升级的重要原因,选择比例为51%,而学生教师则认为领土争议的敏感性才促发了事件的升级。[详细]

2011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展望日本2050年的国际影响力:
清粥小菜没有油脂太高的问题,但配稀饭的酱菜、豆腐乳,营养价值低,而且太咸,钠含量太高;而且加工食品可能会添加防腐剂,常吃易伤害肝肾。 [详细]

应特别关心的国家:
吃美国第一、日本第二。调查显示,无论是普通公众还是学生教师,美国和日本都是首选的国家,普通公众选择美国的比例为69.7%,选择日本的比例为38.4%。 [详细]

领导世界政治的国家或地区:
世界领导力排座,中国人眼中不见日本。选择美国的比例都是最高的,公众提及的比率为42.9%,学生教师的为66%。同时也分别有40.8%和33.2%的人提到了中国。 [详细]

2011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2011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对当前中日关系现状的判断:
普通公众对当前中日关系的判断更加积极。调查显示,54.5%的普通公众表示出积极的看法。其中,2.5%的人认为目前中日关系非常好,52.0%的人认为关系比较好。 [详细]

对近一年两国关系变化情况的判断:
逾五成中国公众认为没有变化,学生教师相对较为悲观。50.9%的公众认为关系“没有变化”,超过三成的公众认为两国关系“变好了”。 [详细]

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领土问题(钓鱼岛争端)在普通公众眼中是最主要因素。58.4%的普通公众把阻碍两国关系发展归咎于“领土问题”,其次是“中日民间缺少相互信任”和“对海洋资源的纠纷”。[详细]

2011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中日关系对当前中国的重要性:
重要性受到广泛认同。数据显示,超过八成的中国普通公众选择了“重要”,其中13.1%的人认为“非常重要”,70%认为“比较重要”。[详细]

中日关系对未来十年后中国的重要性:
中日关系对中国仍然重要。60.1%的普通公众认为“比较重要”,15.9%的认为“非常重要”。近五成(48.4%)的学生教师认为10年后的两国关系对中国“非常重要”。 [详细]

中日关系与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对比:
数据显示,超过半数(55.6%)的普通公众认为“两者同样重要”,认为“中美关系更重要”的占到25.7%,认同“中日关系相对更重要”的占14.1%。学生教师更加看重中美关系的重要性。 [详细]

2011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中日两国之间加强战略合作:
数据显示,对中日在多方面加强合作表示“同意”和“顺其自然”的普通公众均超过四成。超过七成的高校师生赞成加强中日两国间的战略合作。 [详细]

加强中日领导人之间互访:
逾半数国人对中日领导人会晤成果不甚乐观。数据显示,分别有51.2%的普通公众和58%的学生教师同意“虽然频繁会谈,但无甚成果”的说法,另有32.3%的普通公众认为近年来中日首脑的会晤成果给予肯定。[详细]

妥善解决历史问题:
国人对侵华战争最熟悉,3•11地震首走入国人视野。总体来看,有42.7%的普通公众和32.7%的高校群体同意“随着中日关系的发展,历史问题会慢慢得以解决”。 [详细]

2011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食品安全:
调查显示,无论是普通公众还是学生教师,对国产食品的安全性都很悲观。89%的学生教师对国产食品总体安全感觉不安,高出普通公众10个百分点。 [详细]

日本核电站的建设:
调查显示,超三成国人普遍认为日本政府应对福岛核危机未充分考虑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其中普通公众选择该项的比例为32.1%,学生教师的选择比例为30.1%。 [详细]

对中国核电站建设的看法:
调查显示,无论是普通公众还是学生教师在未来核电站的建设上都倾向于更加保守。公众选择保持现状的比例为51.9%,远远高于学生教师29.1%的比例。 [详细]

2011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