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前总理巴拉克当选工党领袖 如任总理难以改变巴以僵局
[ 2007-08-18 11:39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以色列前总理埃胡德•巴拉克07年6月13日宣布打败前国家安全局局长阿米•阿亚隆,取得领导人地位。巴拉克将接替现任工党领袖、国防部长佩雷茨。工党领袖的不同立场和政治影响力可能决定停滞已久的巴以和谈能否重新启动。工党在巴以问题上立场温和、务实,巴拉克是其中的“鹰派”人士。

在劳工党领袖决选正在计票之际,以色列电台估计,巴拉克获得51%选票,而艾雅隆获得48%选票。

预期巴拉克将取代原领导人佩雷茨在总理奥尔默特的内阁担任国防部长。巴拉克呼吁奥尔默特为去年夏天无结果的黎巴嫩战争辞职,分析人士预言,巴拉克短期内都不会改变工党与前进党联合执政的国内政局,也难以影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谈判僵局。

现年65岁的巴拉克行伍出生,从政经历丰富。他曾任以军高级将领,多次出任不同内阁职务,也担任过工党领袖。1999年到2001年期间,巴拉克任以色列总理。这次角逐工党领袖,丰富的政坛经验成为巴拉克的竞选王牌。他以老牌政治家形象出现在选民面前,誓言要恢复工党在以色列政坛的实力。

巴拉克的优势也是其弱点所在。他任以色列总理期间,美国斡旋巴以和谈的戴维营谈判在2000年失败,中东和平进程从此止步不前。因为无法获得利库德集团等党派支持推动巴以和谈,巴拉克在2000年年底辞去总理职务。之后举行的选举中,巴拉克败给前进党前主席、时任利库德集团领导人阿里埃勒•沙龙。

巴拉克出任工党领袖后都会面临问题——退出执政联盟还是继续与前进党合作?

去年7月以军与黎巴嫩真主党爆发武装冲突之后,奥尔默特的支持率一路走低。此外,受政治腐败、性丑闻等事件影响,前进党和工党联合政府人气低迷,两党内外不少人士呼吁奥尔默特辞职。竞选中,巴拉克表明立场,希望奥尔默特辞职。

假设工党退出执政联盟,以色列势必提前举行议会选举,产生新的执政党和总理。一旦那样的情况发生,巴拉克无法保证工党能在提前选举中胜出。事实上,近期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如果举行议会选举,极右政党利库德集团最有可能胜出,其主席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则将因此成为以色列总理。

以色列政治分析人士哈南•克里斯特尔认为,无论谁当选工党领袖,都不会在8月之前宣布撤出联合执政政府。以色列特别调查委员会定于8月公布关于黎以冲突的最终调查报告,将决定奥尔默特的政治前途。

工党领袖人选还关系到未来巴以关系走向。工党领袖的不同立场和政治影响力可能决定停滞已久的巴以和谈能否重新启动。工党在巴以问题上立场温和、务实,巴拉克是其中的“鹰派”人士。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巴拉克当选工党领袖后都不大可能改变巴以关系现状。

奥尔默特政府拒绝与巴勒斯坦联合政府举行和平会谈,因为“巴联合政府没有承诺放弃使用暴力、没有承认以色列和以巴过去签署的和平协议。” 可以说,只要奥尔默特继续任总理,重新启动巴以和谈的希望就不大。因此,巴以关系能否有进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色列是否提前举行选举。在8月以前,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即使8月以后,奥尔默特政府仍有可能克服目前的政治危机,完成其任期至2010年。

英国周刊《经济学家》报道认为,无论上述假设是否成立,以色列政府在未来短期内都受会国内政局左右,难以顾及外交问题,很可能错失年内重开巴以和谈的良机。

今年4月,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峰会通过重启“阿拉伯和平倡议”建议。这一倡议要求以色列撤出1967年以来占领的所有阿拉伯领土,接受建立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公正解决巴难民问题。以色列尚未对此做出响应。

如果拖到明年,巴以和谈的主要斡旋方美国将无暇顾及当地形势,因为2008年美国举行的总统选举势必削弱美国政府关注巴以问题的意愿。

 

(来源:星岛环球网)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