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300万座沼气池成为石漠化治理"良药"
[ 2007-06-13 10:57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广西是我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而石山地区能源紧缺、群众上山砍伐树木破坏植被恰恰是造成石漠化的重要原因。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孙瑜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快农村地区的沼气池建设成为广西治理石漠化的一剂“良方妙药”,目前已建成的近300万座农村沼气池每年可为农户提供优质燃料约12亿立方米,保护森林面积超过720万亩。

广西林业厅提供的监测数据显示,广西岩溶地区12495万亩,占全区面积的35%,其中石漠化土地3500多万亩、潜在石漠化土地2700万亩。孙瑜说,广西的岩溶地区在石漠化之前,曾有过茂密的森林覆盖。但随着人口不断增多,毁林开荒、过度樵采、烧山放牧等人为破坏严重,致使有限而宝贵的石山森林惨遭砍伐,导致许多地方千百年积累形成的石山薄土流失殆尽。

“实践证明,沼气建设是解决农村生活燃料、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石山地区生态环境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广西林业厅厅长黎梅松向记者算了一笔沼气“生态账”:一个8立方米沼气池年产气400立方米,基本可满足一户4—5口农家的炊事和照明用能需要,每年可节约薪柴2吨,相当于每年保护2.5亩森林资源。

在大石山区生活了70年的广西恭城县平安乡黄岭村村民黄光林说:“在没有建起沼气池之前,村民们‘不怕没米下锅,就怕灶下无柴’,确实是没有办法才上山砍柴,山秃了、树没了,洪灾、旱灾、泥石流却接踵而来;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沼气池后,你让人家上山去砍柴都没人去。”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恭城县已经建成沼气池5.7万座,沼气入户率超过88%;森林覆盖率从1983年的47%上升到如今的77%。

在广西,以沼气为纽带治理石漠化不仅是一项“生态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孙瑜说,广西农村沼气建设之所以能够迅速推进,很大原因在于各级党委、政府用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引领农村沼气建设,“交班交沼气,接班接果园”,把以沼气为中心的生态家园建设摆在了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从1999年以来,沼气建设几乎每年都被纳入自治区人民政府承诺的为民办实事之一。”

“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自治区农村能源办主任肖超说,自治区党委、政府把沼气建设作为改善大石山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在东兰、巴马等8个石漠化最为严重的县开展基础设施大会战,为当地贫困群众已建和在建沼气池近10万座。

穷山恶水建不出富裕新村,山清水秀才会有和谐家园。黎梅松说:“沼气池从根本上解决了大石山区群众的生活能源问题,防止了石漠化进一步恶化;退耕还林则解决了农民口粮问题,让荒山变绿,让群众致富。”

以沼气为纽带采取综合措施治理石漠化给广西石山地区带来的变化,可以在山歌中得到印证。巴马瑶族自治县练乡村村民黄猛唱出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发展沼气把猪养,不砍柴火进厨房。如今瑶山大变样,满坡遍地是果场。巴马茶油远飘香,生态农业富瑶乡。”

昔日许多大石山区曾经被视为不毛之地,如今已是万木葱茏、生机盎然,石漠化得到了有效遏制。根据林业部门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十五”期间,广西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41%提高到2005年的52%;2005年的活立木总蓄积量超过5亿立方米,比2000年的4亿立方米净增1亿多立方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森林蓄积量增长最快的5年。

(新华网南宁5月28日电 记者李嘉)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