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台湾著名企业家曹兴诚做客网易财经会客厅。他还被评为台湾“企业家最佩服的企业家”。
他深陷“和舰案”五年之久,今年9月,最终,得到无罪判决。谈及刚刚结束的诉讼,曹兴诚坦言,五年来困扰最大的就是与和舰的关系一直无法正常化。台资企业富士康,一度成为“血汗工厂”的代名词,曹兴诚认为这样的称呼有失偏颇,他认为两岸的企业应该着重于提升体制,来提供价值,在价值方面,他归纳为叫真善美、速乐健,这六个方面。在访谈中,他还呼吁“富二代”应该去做高贵的事业,做对人类文明有贡献的事业,这比捐款更有意义。走近联华电子名誉董事长曹兴诚,倾听这位台湾“半导体教父”的故事。
政府干预让企业家精神没办法发挥
网易财经:首先,祝贺您刚刚摆脱和舰案。请问,和舰案对联华电子有什么影响?
曹兴诚:和舰案当然是很大的困扰。我们被搜索、调查,后来把我起诉,搞了五年半。一个最大的影响就是我们跟和舰的关系一直没办法正常化。现在这个诉讼结束了,我们完全无罪,平反。现在下一步可能就要进行这个联营合并的整并工作。
网易财经:经历过和舰案之后,您对台湾的企业创造的环境有什么看法?
曹兴诚:政府对这个企业经营,当然我们是希望能够辅导、服务,不要这个控制、干预。让所有企业家就是能够让他放开手脚,他才能够有企业精神嘛。你把他给他条条框框的把他限制住,他企业精神没办法发挥,就不成其为企业家。是这样的。
网易财经:最近,富士康大举向内地转移,联华电子有这方面的动作或者计划吗?
曹兴诚:我们联电集团其实在大陆各地方都有投资。像苏州说起来反而没有联电投资,因为和舰它本身是别人来投资的。我们只是帮他忙而已。这些投资像在昆山、山东、深圳都有。那么我们投资项目比较不是那种过度依赖劳力的,我们比较是资本密集的,所以说比较不会因为工资的问题而往别的地方转移,大部分还是在沿海方面。
网易财经:如果让您选一个大陆最适合投资的地区的话,您会选哪一个地区?
曹兴诚:当然每个地方投资的环境都不一样嘛,因为优惠的政策不一样。地方政府对每个行业的积极度也不一样。比如说某一种项目,在某个地方引进已经饱和了,它就比较不欢迎你嘛。
对血汗工厂的批评很偏颇
网易财经:在大陆,对富士康等代工企业一直有一些批评,比如血汗工厂之类的。您怎么看这些批评?
曹兴诚:“血汗工厂”这个说法,我觉得偏颇一点,比如说鸿海(富士康)给的待遇其实是比其他地方都高的。可能管理的太严格,虽然这个管理严格跟血汗这两个字不能够划上等号。
网易财经:台湾的企业家看到大陆对血汗工厂的批评,会不会对到大陆投资有一些担心?
曹兴诚:应该还好。因为你是做劳动密集型的工厂,其实你也别无选择,大陆是最好的投资的地方。沿海的工资贵,你往内陆去转。过去差不多有一阵说转到越南去,可是去越南就发觉那更麻烦。
网易财经:另一种批评是说代工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应该属于被淘汰的产业,您怎么看这种产业升级的论调?
曹兴诚: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就说只在制造方面发展,现在两岸都面临着困境。搞制造,那么你这个毛利很低,那么雇佣员工非常大,管理问题很艰难。那么事实上大家都希望能够往创新上面走嘛,所以我认为说,将来两岸的企业应该着重于提升这个体制,来提供价值,更多的价值,而不是说这个更便宜的产品。在价值方面,其实我可以归纳为几类:我叫真善美、速乐健,这六个价值。
真,比方说,台湾大陆都一样,就是很多这个产品,标识跟内容不符,就不真嘛。你要标识跟内容相符,其实也需要很大的科技跟决心和管理。善来讲就说你很多服务业,如果不是从很善意、善良、善心出发去考虑,你服务做得不会到位;那么美方面,像这APPLE,它的设计造型,是使它这个产品畅销一个很重要的理由,所以我们这个追求美,这是一个很大的事业。像很多化妆品,女性化妆品在美方面其实是很大的产业。可是我们的化妆品做不过日本,做不过韩国。那么在速方面呢,你像Google,他就是提供快速这个搜寻能力;所以那么乐方面,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追求这个娱乐、快乐嘛。你像这种各种瑜珈的修行,或者是电玩,提供的是快乐、娱乐事业,这个现在韩国是做得很好。健方面,在提供这个健康方面,很多这个保健的食品,或者说俱乐部、健身房。这些方面都是我们迫切需要的一些品质,一些价值。其实可以用科技导入这些方向,不要老是只做廉价的产品的提供者,这我想是未来应该发展的方向。
网易财经:您对大陆电子产业的发展有什么建议?
曹兴诚:我想这个推动任何行业,最重要是人才。人才你可以靠自己的培养,可也往往缓不济急,你要有一种策略,能够从挖世界顶尖的人才回来做。像这个大陆“两弹一星”就是拉到三位钱先生,都是一流的专家回来,你自己慢慢的培养可能来不及。所以说要有一个机制,能够把这个世界一流的人才,而且不限于华人,能够拉到国内来,这是很重要的。这方面我在台湾倒是做了不少工作。
不担心二次探底
网易财经:在经济学界,很多学者都在探讨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问题,那么,作为企业家,您对二次探底担心吗?
曹兴诚:现在其实在大陆是看不清楚。本来电子界觉得第四季好像不太好,可是最近看起来又没有那么差。所以说这个是不是二次探底,其实大家都搞不太清楚。我跟你讲这个经济学家,大家也都想破脑袋,看看说到底,到底有没有这回事这样子。
网易财经:如果出现二次探底,联华电子有应对的预案吗?
曹兴诚:我们经过那种经济的起起伏伏太多了,可以说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什么大不了。
抗争也是企业家的责任感
网易财经:您曾经被评为台湾“企业家最佩服的企业家”,您自己认为是您的什么品质获得了其他企业家的佩服?
曹兴诚:我倒不觉得有什么值得佩服的,不过就说这次和舰案的方式,我的处理方式跟别的企业家不太一样,所以大家也许就觉得我这个人比较不同。
一般来讲企业家碰到司法问题,通常就是最先躲起来,然后找底下几个人来顶罪一下,看能不能过去。我在第一时间立刻跳出来说,这个事情,帮助苏州和舰,是我的决策,我一个人负全部责任。同时我把它用白纸黑字登在报纸广告上面。然后说,这个检调要找,找我一个人麻烦就好了,我的企业你不要碰,员工也不要碰。所以说,后来他们也没有办法,只好以我为侦办对象。后来它一起诉,我就把联电董事长的位置辞掉了,我就是用一个老百姓的身份去跟他做一个司法的对抗。这方面来讲,别的企业家也不容易做到。
和舰案经过这5年,我对司法的改革也尽了一点力量。因为我对司法的问题,看得比较清楚。我做了很多的批评跟建议。比方说台湾的这个司法,有时候检察官可以不停的上诉,最高法院可以不停地发回更审。
曾经有一个案子,三更审,被司法纠缠了三十年,最后才说无罪。那我说这样人的一生就给毁了,所以我就批评说“台湾的司法像绞肉机一样”结果就,后来这么一闹,就立法院就很快的通过速审法,就是将来这个案子缠讼了,有一个时间的限制。这个叫“曹兴诚条款”。所以对司法做了一点小贡献。
网易财经:除了敢于争取企业的正当权益,您还做了很多慈善。您对汶川救灾,捐献超过3000万元。您对大陆的企业家在社会责任方面有什么建议?
曹兴诚:是这样,因为我是收藏东西的嘛,也常常去拍卖行买东西。去买东西发现像汶川发生这么大的事情,你一点不表示关心,你还在那儿买东西。这样来讲就说不过去嘛。所以说汶川地震应该做一些捐献。否则你就不好意思嘛,是这样的。
网易财经:最近,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来大陆,号召企业家捐出一半的财产,您怎么看这个口号?
曹兴诚:美国其实它就有这个传统。你像美国这个,像纽约州有16个很有名的私立大学,都是靠私人捐款,美国就是比较有这个传统。那么中国人来讲,比较说是太照顾小孩子,所以很喜欢把钱拼命省,然后留给小孩子,其实有时候对小孩子不见得是个好事情。我想他们比较能够看清这一点。
做高贵的事业比捐款更有意义
网易财经:您赞同遗产税吗?
曹兴诚:遗产税,我不太赞成,我觉得是重复的。因为他该交的税都交了,为什么交给他儿子,你又把它抽掉很大一部分呢?现在的趋势是这样的,你看香港废掉遗产税,新加坡也在谈废掉遗产税,它把它降到10%而已,所以这是一个趋势,就是说不要去管遗产税,生前该交的税都交了嘛。
网易财经:您怎么看子女接班的问题?
曹兴诚:子女接班。我认为说,这个子女有兴趣接班当然很好,不过你要安排子女去接班,其实往往不好。因为那个产业就是各领风骚30年,你老爸做的事业传给那个儿子已经变成夕阳工业了,你为什么不让儿子这个去搞一些新的东西呢?我是不太赞成这个传承的。
网易财经:现在大陆很关注富二代的问题,您对大陆富二代有什么建议?
曹兴诚:我跟一些大陆企业家朋友讲,我说赚钱,如果不是乐趣,是为了需要的话,第一代赚的钱够三代花了,那么以后第二、第三代不要再去赚钱了。你赚这么多钱给谁花呢?自己也不花,第二代也不花,第三代也不花,那赚钱给谁花呢?
比较理想的做法就是说,第一代如果赚够了钱了,第二代应该去做更高贵的事业。什么叫高贵的事业?比方说像这个哈雷慧星的发现。哈雷他就跟他爸爸讲说,你看,以前所有人观察天文,观察星象都在北半球,我想到南半球去观察。他爸爸很有钱,就给他在南半球设了一个天文观测台,他一待待了二、三十年,就观测这些东西。就说,做这些事情完全是没有报酬的,可是对知识的开拓、文明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这是高贵的事业,不是赚钱的事业。
所以我觉得富一代的,应该鼓励子女去做这种高贵的事业,这其实比慈善捐款更有意义。慈善捐款捐给很多人,他多吃两天好的也就花掉了。可是你能够善用这个财富,来对文明、知识、对整个全球人类有贡献,比钱捐出去更有意思。所以我认为是应该第一代赚钱,第二代学高贵。
网易财经:在您创业的时候,您是想着赚钱的乐趣多一些,还是做事业的乐趣多一些?
曹兴诚:我们是刚开始是为政府机关服务。我们的目的是就是从国外引进技术,在国内发展工业,所以这是一直我自己设定的角色。我就是发展工业,发展技术。我很少考虑到赚钱的事情。
我以前这个做事情从来没有要求过加薪,我从来没有享受过一天的薪水。
联华电子简介:
总部设在台湾的联华电子,现有开发人员477位,.交通银行、东元电机是其主要股东,业务范围以芯片制造为主业。市值达305.4911亿美元,营业额9.28亿美元,税前盈利3.35亿美元。联电过去10年来营业收入增长了30倍,获利增长逾百倍。过去10年来,联电营收由1.85亿美元增长至去年的52亿美元,业绩成长30倍,获利则增长100倍以上;在员工人数方面,联电由10年前的1900人增长至1.9万人,增长10倍。
曹兴诚简介:
台湾企业家,联华电子前董事长,为台湾科技界名人之一。1974年进入孙运璇创办之工业技术研究院,加入RCA计划,前往美国学习半导体之生产技术。1982年,台湾第一家集成电路公司联华电子成立,曹兴诚转任联华电子副总经理,进而接任总经理、董事长。后来,联华电子在一连串的发展与并购后,成为世界第二大晶圆代工厂,目前为该公司的荣誉董事长。
(本文来源:网易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