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好民间钱? 疯狂民间借贷背后的累卵之危

2012-02-06 09:06:43 来源:光明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疯狂背后的累卵之危

民间借贷古已有之,是正规金融的必要补充。但是,相当比例的资金离开实体经济,流入“钱生钱”的投机黑洞中,更广泛渗透到自然人放贷,疯狂的民间借贷剩下的只有岌岌累卵之危:

高昂的借贷利率使实体经营难以支撑;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加大;一旦不能及时收回资金,债务链断裂,矛盾必然激化,严重的还会引发群体性事件。历史的经验也表明,每一次世界性金融危机无不来自“过度借贷”结下的恶果。

去年以来,全国各地因民间融资引发的案件频发:曾因高利贷泛滥而成为“宝马县”的江苏省泗洪县,多名借贷大户因资金链断裂而“跑路”;哈尔滨圣瑞公司非法集资一案,涉案金额高达45亿元,众多债权人血本无归;包头“惠龙非法集资案”因法人代表金利斌非正常死亡,导致1500多名投资者受到损失。这些案例表明金融风险在民间融资领域开始显现。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就明确提出,要大力整顿金融秩序,严厉打击高利贷活动和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

那么,到底是什么引起民间借贷高发?究竟是钱多了还是钱少了?治理民间借贷的货币工具究竟该宽松还是紧缩?

“当前经济领域的一系列问题,背后均有金融资源配置不到位、不平衡的影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分析,居民消费率较低但“另类投资”热情较高的矛盾局面,正映射出居民进行财富管理的巨大需求,以及正规金融市场产品供应不足、居民财产性收入实现机制不健全的现实。数据表明,去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近16万亿元,是前一年的两倍多。

在巴曙松看来,当前资金不平衡的状况实际反映了实体经济各个部门投资利润率、获取资金条件以及资金流动方面的差异,显示出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一定程度的错配。“近几年我国传统产业利润率普遍降低,在没有更好投资目标的情况下,企业只能被动选择风险小、收益稳定的理财产品进行投资。”

巴曙松同时表示,造成资金在大小企业间“旱涝不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利率双轨制”带来的缺陷。“僵化的金融定价机制使得大型垄断企业享受着低利率的融资优势形成资金过剩,而紧缩时期的中小企业融资又变得尤为困难。”

编辑: 于姝楠  标签: 民间借贷 民间融资 投资抵押 民间投资 实体经济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网友:百元暗藏“跪拜猫”

川妹子"南笙姑娘"网络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