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多渠道促增收
葛宝华告诉记者,如今,敖其新村家家吃“旅游”这口饭,经营旅游的赫哲人尝到了实惠,过上幸福生活的赫哲人正向全面小康迈进。
在葛宝华家80平方米的新居内,厨房、卫生间、卧室、客厅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新铺的地板、时尚的装修和现代家具一应俱全。“新村统一安装了节能环保锅炉,建成了大型沼气池,自来水管网、有线电视全部入户,完善了地下排水设施。现在村民做饭用沼气,供热用节能锅炉,买日用品有小超市,进城有城郊公共汽车。”城市文明已越来越多的融入赫哲人的生活。
以前赫哲人依靠打渔和狩猎为生,经济发展缓慢。现在他们转变传统观念,纷纷走下渔船,放下猎抢,发展种植和养殖业。村民李相海告诉记者,现在村里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游。在新村西侧建设了由100栋温室大棚组成的绿色、特色蔬菜园区,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和休闲采摘游,年人均可增收2000元以上。发展北国冰雪游。在新村东侧建设了占地22公顷的卧佛山滑雪场,新村村民冬闲时在滑雪场务工,拓宽了增收渠道。
走进蔬菜园区,张技术员向我们介绍,大棚种植的品种有黄瓜、番茄、辣椒等蔬菜,还有桃、樱桃、葡萄、香瓜等水果。蔬菜园区与敖其湾旅游区相衔接,面向游人开放,推出“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增加村民收入,为敖其新村致富拓宽渠道。去年人均收入达到7246元,比过去增长42.8%。
葛宝华坦言,今后三年新村的发展目标:加强和完善旅游区的配套设施,大力发展旅游业,做大、做强产业项目。到2013年,赫哲族村民人均收入将达到12000元,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目标。
在我们离开之际,《美丽的敖其湾》歌声响起,载歌载舞中,赫哲人的幸福荡漾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记者手记
赫哲族目前在我国仅有4000多人。过去,他们以打渔狩猎为生,常年过着顺江而下,与“地窨子”为伍的漂泊生活。
在采访敖其新村的过程中,记者多次听到赫哲人发自内心的感叹:“是党和政府的关爱才使我们安居乐业……”的确,文明村建设示范工程启动以来,佳木斯市委、市政府把改善赫哲人生产、生活条件作为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民生工程全力实施。在省直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确保了新村各项建设按计划有序推进。
在新村建设中,突出赫哲文化元素,加强赫哲文化保护,强化赫哲文化传承,高标准规划设计佳木斯敖其湾赫哲族旅游区,以旅游观光产业化为载体,大力度转变新村发展方式;以居住环境城市化为目标,高标准改善新村生活环境;以民俗传承规范化为依托,高起点构建新村文化格局,使敖其新村成为带动全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城乡一体发展的样板村和特色观光旅游的精品村。
如今,在这个集生态休闲旅游、文化民俗、节能生态于一体的新村里,脸上写满了幸福的赫哲人自豪地说:“新村改变的不仅仅是环境,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历史文化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来源:黑龙江日报 编辑:许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