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城市历史文脉 成都将挂牌保护历史建筑
位于成都和平街16号的严谷荪书库
成都市署袜街的邮电大楼、原成都量具刃具厂主楼、邱家祠堂……这些承载着“成都记忆”的历史建筑,将被一一进行“挂牌保护”。记者昨日从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了解到,作为成都建设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的一项具体举措,成都将分批次对这些历史建筑展开“挂牌保护”,让历史文脉成为展现成都特色的最好名片。
成都作为古蜀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底蕴深厚、魅力独具的历史文脉。从历史建筑来看,既有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已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也有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但经市政府审定公布的文物建筑,更多的则是清末以来涌现出的一大批极具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优秀近现代建筑。
为保护和承接好这些“历史记忆”,成都市房管局通过半年时间的调查摸底,基本掌握了全域成都历史建筑的保护情况,先后梳理出了上百个具有保护价值和利用价值的历史建筑。
据悉,成都市房管局现已对13个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项目启动了保护工作。这些项目包括李家钰烈士故居、李家钰兄弟宅楼、王右木故居遗址纪念碑、严谷荪书库等,其中有体现老成都居民文化的民居院落,有民国时期川军将领的生活与社交场所,有修建于清朝晚期的中西结合的宅邸,也有广东客家移民的宗族祠堂。目前,位于青羊区文庙前街92号的李家钰烈士故居和位于青羊区方池街22号的李家钰兄弟宅楼2处历史建筑已修缮完工。
据了解,成都已加大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力度,正着手建立历史建筑档案,制定历史建筑保护“花名册”,同时确定历史建筑的保护等级,统一设立标志,实施挂牌保护,让全域成都在城乡建设中承接好成都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元素。今后,凡是纳入保护的历史建筑不能随意拆除。
目前,成都市房管局已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正在进行相关政策研究,着力促进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体系和法制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以进一步加大对具有成都文化特色和传统风貌的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力度。
来源: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记者 李渝)编辑: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