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旅游|
  各地新闻: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电信运营商布局手机“阅读基地”
2010-02-08 08:41:01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电信运营商布局手机“阅读基地”

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资料图片)

继手机音乐之后,什么应用会是下一个潜力无限的无线增值业务?

运营商们说,是手机阅读。

中国电信在日前召开的2010年工作会议上正式部署,在浙江建立移动阅读基地;而中国联通采取合作的方式,在广东选定一家合作伙伴开始推广手机阅读业务。

行动最早的是中国移动。2009年3月,中国移动便在浙江设立了阅读基地,期望能够拔得头筹。中移动的目标是期望能够整合400个相关媒体及出版机构,进而使其运作的手机媒体平台成为无线出版的核心。

利用“碎片化时间”95%用户中意手机阅读

靠《论语》心得一炮走红的于丹,数月前推出了她的“心灵鸡汤”《阅读经典 感悟成长》,新书首发地,居然选在了中国移动阅读基地,由盛大文学独家授权。

去年,中国移动正式在浙江设立阅读基地,宣布5年内投资5亿元推进手机阅读基地建设,定制TD阅读器,并在内容、终端和渠道上全面拓展。

此举意在搭建一条完整的手机阅读产业链,其主体包括中国移动、卓望、华为、盛大以及中文在线等。其中,卓望主要负责运营管理;华为是阅读基地项目的技术承接方;盛大是阅读基地的主要网络内容提供商;中文在线作为运营合作方,和卓望一起负责M C P(核心内容提供商)的导入、编审、策划、运营等业务。

浙江手机阅读基地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打造G 3手机阅读平台。“中国移动2009年开始尝试手机阅读项目,G 3阅读器是核心的业务形态,定位于打造全新的出版阅读渠道,开辟新的阅读方式。”中国移动数据部个人客户部高级项目经理刘宇星称,借助3G网络,用户只要持有中移动电子阅读器,可以随时上网阅读小说、新闻,更新博客。今后,电子阅读器还可能自带手机功能。

在刘宇星看来,目前成人阅读率是49%,而95%手机上网用户愿意用碎片的时间进行手机阅读,无线阅读发展空间巨大。

运营商用“终端+通道+内容”打通手机阅读产业链

事实上,运营商已将手机阅读定位为继手机音乐之后的最具潜力增值业务。“中国电信手机阅读业务的相关技术及业务规范已经完成,在内容整合方面也刚刚开始。而中国联通采取合作的方式,目前超过10个省公司已推出类似业务。”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总工程师庾志成透露,截至2009年年底,我国手机阅读市场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过1.55亿。

与中国移动相同,中国电信也将其阅读基地设在了浙江;有消息称,中国联通则在广东选定了一家合作伙伴,开始推广手机阅读业务。

“移动阅读有它不可比拟的优势,对用户有强大的吸引力,其随时随地的特性,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展现方式,用户主动获取的方式,以及用户在订阅时候的方便性,这些特性使得用户对移动阅读充满了期待。”易观国际张亚南表示,人们倾向于利用“碎片化时间”读书看报。

易观国际分析认为,电信运营商进军电子阅读器市场,能进一步提升用户使用黏性并有效扩大用户群,一方面借助规模化效应降低网络边际成本,另外也有利于保证市场竞争地位。

而通过终端深度定制,运营商最终能够掌握通路入口。“能够通过手机小额支付是运营商的优势,处于其他环节的厂商可能就因为无法解决支付问题,而无法形成在移动互联网新操作模式的闭环。”艾瑞咨询郭涛认为,中移动在手机阅读上的深耕,将实现“终端+通道+内容”的整合拓展。

华为软件公司副总裁黄冀透露,华为在2008年便启动了对电子阅读解决方案的研究,并一直与中国移动等保持着产业链上的合作。目前,由华为承建的中国移动手机阅读业务已于2010年1月正式商用,华为首款带屏幕触摸功能的手持阅读器也同步面市。

对于移动阅读市场的前景,黄冀预计,未来5年,将有超过30%的手机用户通过手机阅读电子书和数字报;到2020年,我国数字出版销售额将占到整个出版产业的50%;2030年,90%的图书都将出版网络版本。

视点:G3电子阅读器的定制路径

中国移动副总裁鲁向东称,中国移动将通过手机阅读基地多层次推进手机阅读。首先,以手机为载体,培养人们在碎片时间、无聊时间的浅度阅读习惯;其次,逐步培养人们使用G3电子阅读器,结合高速无线下载,进行随时随地的深度阅读。

此外,针对90%申请书稿无法出版、专业图书印数小等问题,与出版社合作搭建个人出版桥梁;最后,结合传媒、政府等行业需求,定制专业的G 3电子阅读器,进行无纸化变革。

来源:中新网 编辑:宁波


新闻热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专题
独家专访财政部长助理朱光耀
中国财政部部长助理朱光耀做客中国日报网,解读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的财政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 详细

各地新闻
时下,气候变化、低碳经济是当前“后危机时代”的热词,究竟该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哪些地区最具有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如此等等众说纷纭。最近,中国日报记者专访了云南省省长秦光荣,以下是访谈实录:>> 详细
点击排行
  独家专访云南省长:将在城镇推广低碳生活方式
赵启正称准备首场新闻发布会犹如“参加高考”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