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聚焦
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吉首大学办学新理念

Updated: 2008-10-09 15:31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金秋十月,座落在美丽湘西的吉首大学即将走过第50个春秋。

沧桑风雨中,她克服地理位置偏远的发展瓶颈,因地制宜,依靠湘西独特的自然、文化资源打造独特的科研学术品牌,吸引外来者合作交流,创造了一条颇具特色的交流合作之路,成为湘西走向世界的一张文化“名片”。

1985年,来自美国的英语语言协会(ELIC)将他们的教师派到了这个当时还没有火车通往长沙的小城,拉开了吉首大学国际交流合作的序幕。

随后,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VSO)也为这个发展中的大学派遣了好几届教师。

如今,在吉首大学的校园里,你能见到美国人的姿意洒脱、英国人的绅士风度、日本人的彬彬有礼、加拿大人的热情……

截至目前,该校共有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乌克兰等6个国家的外籍教师120余人。

沈从文,是湘西的一个文化符号,也是吉首大学走向国际所依仗的文化资源。

1986年吉首大学建立沈从文研究室,为全球的沈从文研究学者提供了一个最佳的信息传播站,陆续与美国、德国、瑞典、以色列、匈牙利、法国、日本、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建立了长期学术联系,奠定了吉首大学沈从文研究在学术界的世界中心地位。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沈从文研究学者多次来湘西和吉首大学实地考察、交流,他们当中有瑞典文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中唯一一位懂中文的马悦然,美国圣约望大学终身教授、为沈从文做传的金介甫(Jeffrey Kinkley)等一大批国际著名的学术大师。

沈从文研究所的建立给学校对外合作交流开了个好头,2006年10月1日,黄永玉艺术博物馆在吉首大学风雨湖畔隆重开馆,学校再次成为焦点。

此后,每年都有一大批社会知名人物慕名而来,这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一个大平台,学校也随之声名远播。

湘西原生态的文化和原生态的环境也吸引了众多的学者来吉首大学做研究。

毕业于剑桥大学的白丰霖(Philip Brassett)博士夫妇2002年来到这里,用18个月的时间对濒危语言土家语进行整理和研究,完成了《土家语(The TujiaLanguage)》一书,建立了土家语在线公众语音数据库,并写成了其他几本有关土家族文化的书籍,用一个西方人的眼光向世人解密神秘湘西。

2005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博士艾米•艾森伯格(Amy Eisenberg)女士带着她与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所长罗康隆博士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到的合作课题“Dong Local Indigenous Knowledge and Sustainable Resource Management”走进了吉首大学。

2007年,福特基金会中国办事处找到研究所的杨庭硕教授和罗康隆教授,主动提出资助一个科研课题。5月,《中国西部各民族地方性生态知识发掘、传承、推广及利用研究》在吉首大学启动,研究期限三年。

凭借着独特的资源,吉首大学积极开展与国际化高校合作办学,先后与英国伯明翰中央英格兰大学、格拉斯哥卡里多尼亚大学、乌克兰卢甘斯克国立师范大学、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在国内,2004年与中山大学签订了交流合作框架协议,2007年吉首大学得到了中山大学的对口援助。2008年吉首大学与深圳长银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禾田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定联合办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学框架协议,这是该校与企业联合办学的第一次尝试。

邀请外交官来校访问、出谋划策是吉首大学发展国际交流的一个奇招,主管国际交流的副校长张建永说:“只要他们能来,吉首大学就能留住他们的心”。近几年来,德国驻华大使史丹泽博士夫妇、奥地利前驻华使馆公使梅龙斌 (Josef Muellner )夫妇、德国汉学学者德国歌德学院查艾克先生、匈牙利教育部前国际交流司司长纳吉•高博先生,以及中国驻叙利亚参赞赖万柱先生、中国前驻奥地利文化参赞孙书柱先生夫人前驻德国使馆一等秘书刘英兰女士、中国驻荷兰大使薛悍勤女士等一批外交官先后到访吉首大学并结下了不解之缘,进一步拓展了吉首大学的国际交流空间。

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

随着国际交流合作的深入,吉首大学与韩国安东国立大学、乌克兰卢甘斯克国立师范大学进行交换留学生培养合作,并取得一定成绩:2007年12月7日,乌克兰卢甘斯克国立师范大学交换生胡成丽、孙仟被卢甘斯克州体委选派参加了“乌克兰杯” 国家级体育健美操大赛,在“踏板操”项目上获得了第二名;2008年3月5日举行的卢甘斯克国立师范大学“奥林匹克音乐比赛”中,来自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的交换生获得钢琴组第二名。

此外,吉首大学教师也有机会公派到美国、英国、匈牙利、德国、日本等5个国家学习。

如今,从这所大学走出的师生已遍布全球,泰晤士河畔、富士山下、美国农场、乌克兰平原、澳大利亚牧场,就连在白雪皑皑的南极大陆冰盖上,都有他们的身影。

(中国日报驻湖南记者 冯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