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聚焦
奋进的农村 希望的田野

Updated: 2008-09-24 18:33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郑州,农业和人口大省河南省的省会,地处中华腹地,西依嵩山,北临黄河,东接黄淮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内陆开放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崛起中的现代化商贸城市,还是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和全国知名旅游城市。全市辖651县,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郑东新区,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总人口735.6万,其中农业人口432.6万。郑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发祥地。在这里,人们发现了八千年前的农作物种子和五千年前原始耕作的遗迹。改革开放以来,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解放思想,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成为河南农业的一片热土……

一、改革开放篇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决择,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1978年,党中央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此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幕。改革率先从农村开始。为加强农业,理顺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制订了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同意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发到省、自治区、直辖市讨论和试行。同时提出,为把农业搞上去,必须首先在农村实行改革,推行联产计酬责任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指引下,从 1982年至1986年,中央连续发出了51号文件,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扩大了市场的调节范围,推动了农村改革的深入开展,使农业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水平得到快速提高,农民生活日益改善。2000年开始实行的农村税费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制度的又一重大变革。通过这一变革,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关系得到重大调整,延续了2600年的农业税成为历史。与此同时,从2004年到2008年,中央再次连续下发5个一号文件,提出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基本方针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支农、惠农、强农的力度不断加大,更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郑州市广大农村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勇立潮头,经历了思想一次次解放,改革一步步深化,开放一番番扩大的洗礼……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道路,打破了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了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商品经济转化。启动粮食、棉花、农业生产资料购销体制改革,开放农产品市场,形成了在政府宏观调节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新格局,进一步提高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益。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加快了农业市场化进程。取消千百年农民种地缴纳的“皇粮国税”,对农民实行多种补贴,推进各项农村综合改革,为农民减负增收,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郑州市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工业的理念、商业的手段、服务业的意识、外经贸的措施积极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在此基础上,按照“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搞好城乡一体化试点,实现建立新机制、发展新产业、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家园”的目标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战略,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消除城乡二元体制,破解“三农”难题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如今,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从山区到平原,从经济到文化对外开放的大门已然打开,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郑州屹立于黄河之滨。

二、辉煌成就篇

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改革三十年。在改革的推动下,郑州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按照党中央关于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艰巨奋斗,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农村面貌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农民正在走向富裕安康的小康生活。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为郑州经济发展开拓了新的前景。30年来,郑州市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截止到2007年底,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421.2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308.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24.1亿元,分别占生产总值的54.1%42.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800美元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1404.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58.0%。地方财政收入277.6亿元。中心城市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增强,城镇化水平达到61.3%。全市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整体实力显著增强,有力地支持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跃上新台阶。改革开放以来,郑州市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一系列方针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综合生产能力跃上了新台阶。2007年,郑州市粮、棉、油、菜、肉类、奶类和禽蛋的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郑州市农产品从以往严重短缺到供求平衡,部分农产品丰年有余。全市人均农产品占有量成倍增长,分别达到粮食223千克,油料24.9千克,蔬菜354千克,肉类28千克,奶类48.83千克,蛋类25千克。在农产品总量增长的前提下,20世纪90年代全市农业生产围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需求变化,调整产业结构,主打优质产品,提高经济效益,农业发展进入高产、优质、高效的新阶段。2007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88.4亿元,亩均达到1782元。

(三)农村逐步走向繁荣。改革开放30年是我市集中力量进行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的30年。广大农村坚持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路子,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旧貌换新颜。截止2007年底,全市县域生产总值达到1386.5亿元,占全市总量的57.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66.9亿元,占全市总量的72.2%。涌现出了奥星实业、竹林众生等一批骨干企业和特色企业园区,巩义市回郭镇铝工业园被命名为全国先进科技产业园,荥阳市建筑工业、阀门工业集群区被授于“中国建筑机械之乡”和“中国阀门之乡”称号。积极推进城镇化战略,建设了一批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美的镇区。全市建制镇达到70个,占乡镇总数的65.8%,其中重点镇33个。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交通、通讯更加通畅快捷,建制村实现了村村通路,天天有班车坐;文教卫生事业蒸蒸日上,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电视、广播实现了全覆盖;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所有自然村通了电,生活用电与城镇居民同网同价;53.1万人吃上了安全水,健康有了保障; 95.5%的农民享受了新型合作医疗补助;在全国率先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农民将和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养老保险。

(四)农民生活步入小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农民增收开辟了多种途径。在郑州市230万乡村劳动力中,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占到47.3%,平均每户农民中有1人从事非农产业。农民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中二、三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成为农村居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30年前,郑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300元,而今达到了6594元,并且连续四年增幅达到两位数,连续两年增幅超过城镇居民。农民收入的增长,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农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整体小康,2007年生活消费支出人均3916元,为历史最高水平。消费结构逐渐优化,由温饱型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变,家用电脑、小汽车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空调、微波炉、移动电话逐步普及,穿着消费走向时尚、品牌、个性化。

(五)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近年来,郑州市以建设森林生态城为目标,加大力度实施风沙源治理工程、通道绿化工程、嵩山山脉水源涵养林工程和农田林网化等重点工程建设,一座 “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山水融合,城乡一体”的森林生态城市正在悄然崛起。目前,森林生态城范围内新增造林面积79万亩,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3.58%,绿化覆盖率达到36.74%,人均公共绿地9.98平方米,各项绿化数据已达到了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评选标准,并于20071130日获得了“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荣誉称号。与此同时,按照“水通水清、健康安全、生态环保、人水和谐”的建设理念,对郑州中心城区“十二河十二库三湖” 1010平方公里水域进行规划,加强生态水系建设。2007年,《郑州市生态水系规划》通过了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2次会议的审议,正式成为具有约束力的地方法规;须水河、索须河河道一期治理工程、潮河河道治理工程顺利完成;东风渠引黄供水补源灌溉工程实现通水目标;“两河一渠”水通、水清目标初步实现,流域水体景观大为改观。在此基础上,加强农村沼气建设,改善农村环境,目前,全市已累计发展户用沼气15.7万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