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来知道,地铁高峰是很堵的,所以俺选择乘公交,可公司搬家到了上海体育馆一带,每天将必须以八号线作为“班车”赶到西藏路,今天我在上海地铁八号线上,与六节车厢的共计数百个同船渡的乘客一起,整整经受了两个半小时的“折磨”。
关车门需要5分钟
每辆车仅能带走20几个乘客
7:30,我到达地铁八号线四平路站。一到地铁站台,我突然注意到,往常标示地铁到站时间的电子列车信息台上,即将到站的列车时间均不再显示,都变成了“--:--”。我仍没太在意,因为人并不算很多,我排在第四名,加上车厢另外一侧的队伍,我们这个车厢不过九个人在候车。“即使车上人挤一点,等上一辆车,我总能上去了吧?!”我想。
当第一辆车来的时候,我傻眼了,车上全部挤的满满的。可是总还是要上车的呀。我前面的五个人勉强挤上去了,一个红衣姑娘包已经被挤得变了形,半个肩膀还在车门外,可是车厢里面已然是人挤人人推人怎么也进不去了,红衣姑娘颓然地下了车,只有四个人几经努力之后成功上车,门口是一个身强力壮的男子,他身体呈“大”字,拼命的把身体往车厢里面缩,大大张开的四肢使劲将身前的女生往车厢里推挤,每推一下,就响起一阵惊呼、尖叫或者是咒骂……,车门关门的警报声“嘀嘀嘀”不停地响,车门终于关上了,我看了一下表,仅仅关一次车门就要花掉了五分钟。按照每个车厢带走4个乘客计算,这辆6节车厢的车7:30左右在四平路仅带走20几个乘客。
车上车下的三种广播:“等”、“等”、“等”
等了三辆车,我站在站台上听了三次“目前车辆拥挤,请有急事的乘客转乘地面交通”的广播。我终于幸运地被推了上去了。我前面的大叔鼻子撞在了护栏上,可怜的我胸口重重的撞上了大叔的后背,顾不得身上的裙子被推高了半寸,不敢想我的两腿之间是谁的腿或是谁的包,我的脚不敢挪动半分,只要挪半分,就不知会踩上了哪个细高跟的脚背,引发一阵尖厉的吼叫,至于被右前方的马尾巴扫到脸,嗅到狐臭或者各种各样的香水、古龙水、汗臭,那简直是一定的。
车门关上了,可车却并不马上就开,另外一种广播开始播放“车辆因故要在本站停留,请乘客耐心等候。”我“耐心”地在如同沙丁鱼闷罐般的的车厢中等着,3分钟,5分钟,列车还是纹丝不动的停在站台上,每个人的鼻尖上都开始密密匝匝的冒出了汗珠。”空调呢?空调怎么没开?”抱怨声,声声不断……
车辆终于启动了,启动之后似乎空调才有了作用,有了一丝丝的凉风。每过3分钟到了下一站又会开始“拥挤”循环:等5分钟关好门,“因故停留5分钟”,每个旅客都得“耐心的等待”。车厢里面充满了不断的抱歉声:“不好意思,我堵在地铁上了……”,“地铁出故障了”。
在目睹了另外一群没能挤上车的人们的失望的表情时,我听到了第三个广播:“请大家不要拥挤,下一班列车很快将到来。”“这班列车都还要得停留在这个站台上,下班列车怎么可能很快来呢?”我前面的大叔嘟哝着:“估计上一列列车在我们前一站停留着呢。”
人民广场险象环生
超半数乘客蜂拥下车 停留超过20分钟
根据我的经验,到了人民广场站,会有超过一半的乘客下车,八号线会松快一些。而人民广场的下车也正所谓:蜂拥而下,险象环生。一位大爷几乎被人群推倒在站台上,险些发生踩踏事故。而从站台上到地面广场楼梯狭窄,自动扶梯运力不足,大量下车乘客滞留站台。
而此时更让我费解的举动出现了,这列车开始长时间停留,等尽量多的人上车。我所在的列车足足在人民广场站停留了20分钟,外面的广播在不断的催促站台乘客登车。“为啥要等这么久呢?我们这列车不走,后面的车不是都得堵住吗?”我想。“既然这么多的人要在人民广场下车,为啥不能多开一些定点站到人民广场的专列呢?我们的车辆路线管理设计能否更加优化呢?”
9:30左右,我终于到了八号线与四号线的换乘站西藏南路站,9:55当我经由四号线到达上海体育馆站的时候,距离上车的时间已经接近了两个半小时……两个半小时,动车组杭州可以到上海南站了吧?!
到了公司,我才知道遭遇这样煎熬的人不止我一个。据说有个朋友连续地在这条路线上卡了一周。原本40多分钟的地铁,硬生生被延成了两个半小时的煎熬,我何时能摆脱这种梦魇呢?(东方网)
[责任编辑:crystallee]
车厢 车门 乘客 等 嘀嘀嘀 班车 人民广场 故障 班列车 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