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66岁的川久保玲推出了名为“Black shop”的新限时店,并推出一系列名为“Black”的限时款式,以纪念她40年的品牌成长历程。

“Black shop”的新限时店

川久保玲
40周年,从时尚界孤独的黑衣怪人到现在的原创先锋设计大师,66岁的川久保玲依然以高傲的姿态述说着她另类的禅,另类的黑,另类的冷,另类的深奥。川久保玲如此诠释自己40年来的目标:“我希望创造一个各个领域的众多艺术家在一个魅力混沌的气氛中进行创作的集市:富有强烈的个性同时又属同一族类的灵魂们从四面八方赶来,集聚一堂。”
40年在时尚界的故事,还要从1969年川久保玲在日本创意自己的品牌Comme des Garcons开始讲起。
Comme des Garcons是法语,中文意思是“像男孩一样”。她也以“Comme des Garcons”这个名字直截了当地说出她理解的流行与设计概念:独创一格的前卫形象,融合着东西方的概念。
川久保玲到现在还记得当时创业的不易,“那个时候,我真的一切都得靠自己,我从来没有觉得我的设计作品和做一个女人有关。我不是一个女性主义者,我也从来对各种运动没有兴趣。我只是决定要开一家能够以创意为主的公司,用我的设计作为一把利剑,当我想要开战的时候,我能用我的设计开战。”
那个时期,对她来说,更多是一种开战前挣扎。40年后,当那把利剑已经在各个领域磨炼得所向披靡,不变的还是当年那种战斗精神。以至于4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看到全世界各地开幕的10家“黑店”,我们还是能感觉到当年困难时期时历练而成的一种“积极的力量”。

川久保玲设计的服饰
1975年,川久保玲在东京建立了她的第一家精品时装店。“Comme des Garcons”开始只有女装,1978年增加男装。
1981年是很重要的一年,川久保玲终于带着她法语名字的品牌“Comme des Garcons”来到了法国,同年参加了巴黎时装周。她率先大量使用“黑”、破烂剪裁look,打破女性独沽一味的斯文与得体穿着,让人认识不对称的时装美学、玩味垂坠细节、挑战布料的极限,激励人们对时装的想象潜能——这一切立刻如重磅原子弹,震撼欧美时装界,让她马上获得了国际时尚界的关注。第二年,她就在巴黎开设了“Comme des Garcons”精品时装店。从此,一个真正国际化的“Comme des Garcons”开始改写国际时尚界。

川久保玲设计的服饰
内外不一的搭配方式,原本只属于Comme des Garcons,如今已成了潮流象征,那些紧缩皱痕的外套、超长的衬衫袖子,阔而长的裤裆,歪在一边的拉链都成为潮人的符号。

川久保玲设计的服饰
“也许创造的精髓在于好奇以及文化的觉悟。”著名资深时尚评论Suzy Menkes用一句话概括了川久保玲的40年。
不过,川久保玲显然对自己的设计有更形象的评论:“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资讯,纵观我的设计、我的产品系列以及我的草图,或者是我和艺术家摄影师的合作,我像要讲故事。如果没有资讯,什么都是死的。每一件物品到最后,都要说些什么。信息量让作品深刻。”川久保玲如此总结自己的设计。“所以,如果从这个观念上来说,我可能更适合做记者,而不是一个艺术家。”

川久保玲设计的服饰
对于川久保玲,最有发言权的一定是与她共事多年的同事。Joffe是现在Comme des Garcons的CEO,在她看来“川久保玲具有完全领导效应,她是主要的时尚推进器,也当然是公司的心脏。她的控制水平在40年来,都保持在一个非常好的状态”。
英国女帽设计大师Stephen Jones眼里的川久保玲也许和常人眼里的川久保玲不太一样,在他看来:“她比外人印象中的川久保玲有趣智慧得多。她比她看起来轻松多了, 她有你想象不到的很多幽默。”

川久保玲设计的服饰
虽然,她给自己的品牌取名为Comme des Garcons(像男孩一样),但是她无意中改变了女性概念。
Suzy Menkes认为,“川久保玲用黑色创造了时尚界的一种反叛的呐喊,一点都不夸张。她神秘地将‘红色是新黑色’的概念融入她生动的设计,不论是多变还是坚持,都是她的拿手好戏。”
用时尚界资深人士Carla Sozzani的话说:“她改变了女人,开启了全新的女性概念。”
她总是留着刻板的直刘海,作品里总能找到优雅的颜色,她的任何系列里都蔓延着简单的设计以及各式平底鞋。不要以为,40年来,川久保玲就靠这些横扫时尚界,何况她横扫的远远不止时尚界。
创意

川久保玲设计的艺术设计
从一开始,川久保玲就花费很大精力投入到视觉设计艺术、广告和店面装潢设计的领域。她相信,所有这些领域其实是一个视野下的不同部分,有着内在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川久保玲在东京的“Aoyama”店,其装饰有蓝点的玻璃斜屋顶非常著名,这是由川久保玲和另一建筑师共同设计的杰作。这也是她之后超有个性的全球各地专卖店的创意起源。
不仅是专卖店,公司总部没有任何标牌,没有接待员,没有人迎接。据说她本人的办公室也超有个性,除了她本人,没有人进过她的办公室。
上世纪90年代,她曾一度涉足传媒业,在90年代早期,她出版了她的双月刊《Six》,《Six》的文字很少,以启发灵感的照片和绘图为主。1996年,川久保玲受邀出任《Visionaire》杂志的客座编辑。同时,她还担任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名誉教授。
2008年,川久保玲用1.8亿的启动资金建立了一家总部在日本青山的独立时尚公司。“毫不夸张地说,我‘设计’了这个公司,而不是服装,创意不应该到服装设计就终止。有趣的新商业点子,具有革命性的零售战略,让人意想不到的合作,对有才能设计师的培养,这些都是Comme des Garcon的创意。”
跨界
真正的时尚界和艺术家的跨界合作,是由川久保玲和美国艺术大师Richard Prince开始的。

川久保玲设计的艺术设计
她不在乎别人的认同,她在乎独立的审美观。她不寻求簇拥,她寻求知音。在与有关大众平价时装连锁店H&M合作的访问中,她谈道,“如今的我们置身在一个金钱至上的世界,我们已丧失了部分的独立和创新,价值观定位于:简单易行则灵。”所以,这次与H&M合作,是将这种叛逆、难懂的反时尚概念灌输给普罗大众,尝试让更多人学会欣赏不寻常的时装美学。
最近的一次跨界合作是本月初与日本《VOGUE》合作开出的临时商店——“Magazine Alive”。店内装饰主题会依照《VOGUE》杂志每月更换,直到11月结束“Magazine Alive”的运营为止。为了结合7月杂志的漫画主题,村上隆将“Magazine Alive”店内二层以他标志性的花朵装饰一新,同时,Karl Lagerfeld也在橱窗内摆上了银色机器模特假人。
说起跨界合作,还不得不提去年和Louis Vuitton合作的青山概念店。 由两大品牌携手合作的概念店铺,设立于东京指标性时尚地标“青山”,这次整体室内设计完全以Comme des Garcons的品牌美学概念作为出发点,灰色极简的水泥墙于正中央设置一座透明的铁框展示区块。充满话题性的合作精品也依款式不同来定价,从78750日元至194250日元不等,仅设立三个月。

川久保玲设计的香水
川久保玲的独立设计精神让她不拒绝各种创意的可能性,比如进军香水界。2008年,她的香水业绩达到了470万美元。除了合作外,她也推出过自己的香水,风格独特,是她的时装思考体系下的产物。不含有平常香水所采用的任何植物,而是利用电脑合成,采用无机物制成。据说每个试香者都会对香水的香味做出不一样的评价,冰山、轮胎、羊毛等等答案五花八门。



反主流
就算是与主流文化相接,川久保玲也会完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
2005年,川久保玲推出了一场名为“Broken Bride”秀,斯蒂芬·琼斯做了全场的帽饰设计。川久保玲说:“这不仅仅是一场有关婚礼的秀,虽然从字面上你可以这么理解。但是,去破坏传统婚纱的规则,需要完全越过婚纱这个概念,我想要传递的深层含义是,就算是婚礼也未必一定是快乐的。”
情绪一直是决定设计师工作很重要的一点,所以,川久保玲把她的一个系列取名为“失落的英国人”(Lost Englishman)。就连最近的2009春夏系列,她也用面纱和长毯表达了一种爱和迷失。在丹佛街的川久保玲店 ,她挂出了来自加纳、摩洛哥、西西里岛、泰国等地艺术家制作的草袋,每个袋里有穿这个系列作品的模特的图片。
虽然,“感觉”已经成为很多先锋派设计的固有思路,如比利时设计师Martin Margiela或者Yohji Yamamoto,但是没有什么设计师会像川久保玲1997年的系列那么用“感觉”。那场秀被取名为“Lumps and Bumps”(磕磕碰碰),后来这些有些像肿块形状的廓形设计成为了现代舞蹈大师默斯·康宁汉(Merce Cunningham)的剧服。
商业营销
专卖店和有趣的限时商店(guerrilla store)绝对是非常具有川久保玲特色的设计。在营销界大大有名的限时销售概念就来自于川久保玲游击店 (Comme des Garcons guerrilla store)。
Guerrilla是游击的意思,这类店铺有如下几条原则:
(1)尚未开始,便早早地预设结束时间。它只希望在一个短暂期限内以某种形式出现在某个地方,下一次就是另一种状态,期限通常为1年。
(2)地点不为人知。神秘性是乐趣所在。地点必须远离传统商业街铺,必须隐蔽到有一个众人在“收到风”后拿着地址在城中寻找,这样才是完整的反商业化批量生产,乐趣才完整。
(3)过期不候,让人想去看看它每次有什么不同的隐秘乐趣可供挖掘。你遇见了就抓住;错过了,它便如同从未存在过地消失。
川久保玲 1975年 Comme Garcons 感觉 six black 青山 vogue 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