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07年两会>文化品牌>海外春节
五千年文明为何不敌好莱坞?九大原因导致软实力不足

[ 2007-03-04 16:42 ]

 

--因为公众对文化的能量深表怀疑。

《哈利·波特与凤凰令》全球同步首发时的170元人民币高价也阻挡不了中国爱好者的购买热情,报考大学表演类和美术类的考生像报考公务员一样疯狂,但中国人还是对文化的能量深表怀疑。在人人积极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包括文学在内,文化被等同于落伍的时尚被淘汰掉了。

--因为对五千年文明的传统完全没搞掂。

全球化真是一个好东西,它让人不分南北,不用带着一丝害羞或内疚,举着消费主义的旗帜追求商品运作和广告包装最成功的货色,兴趣的中心是八卦那些与明星和性有关的"不得不说的故事"。当一度以年轻的原创能量为炫耀的花儿乐队,创下12首歌曲中有8首抄袭国外的奇迹时,我不知道我们还有什么脸谈文化出口。

--因为看客心态、解构手法和无厘头精神成了王道。

迄今为止,互联网的文化革命意义被严重低估,特别是Web2.0版出现后,看客心态、解构手法和无厘头精神成了王道,其锋所及不仅摧枯拉朽,一切微言大义的传统文化也被殃及。破坏者的小聪明比建设者的大智慧更受欢迎。打倒权威、挑战秩序的确很过瘾,但这种娱乐的天分在最有用武之地的电影、电视、国产游戏和软件产业上却乏善可陈。当电视的高潮交给娱乐,报纸头条预留给民生新闻,畅销书的榜单由励志和经济管理读物霸占,电影票房的大头被国产片拿去,我会说这是多年来我们罕见的进步,但是拜托不要拿克隆当原创,拿噱头当核心竞争力。

--因为我们并不真的具备了全球化意识。

尽管加入了世贸,“冷眼向洋看世界”的“冷”仍然是中国人在个人思想开放时的主流心态,冷漠多于冷静。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传统是攀比世故,而非攀比天真和创意;中国人普遍相信垄断带来的利润、权钱带来的关系、公职带来的额外好处,而非相信白纸黑字的规则。既然规则没有进入我们的DNA,那就注定了硬实力不会长久,软实力不会到来。

·软实力从何而来?

当代中国文化的关键词是:发行量、点击率、收视率、票房、码洋、广告经营额和旅游人次。当代美国软实力的关键词是:好莱坞电影、有线电视、流行音乐和快餐业--中国满足于关注度和统计数字的增加,而美国一下下实打实地击中全世界的软肋。

软实力不是免费午餐,不是形象工程,而是让人带着情感、带着景仰、带着忠诚和信赖来消费的真金白银。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别文化的存在和国别政治一样,具有独立的“不可全球化”的意义。中国创建软实力的前提,先要从如何让中国人更乐于接受、消费、信服自己的传统和产品做起。尊重自己的传统,不是要花钱对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味搞保护大兴土木,而是要活用起来,融入现代文化工业成品。消化五千年文明,与其拨公款建亏损的博物馆和纪念碑,不如设立创意工业基金以培养本土创意人才去构筑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流行文化资源。支持文化产业的举措,与其通过行政手段捏合那么多的地区垄断性传媒集团,不如推出更利于民间投资和文化能量释放的政策。毕竟,经济不能离开文化和创新的价值走得很远,文化也不能离开市场经济的产品形态"走私"出去。

中国的文化出口逆差还在持续,我们还需要进行一次文化长征。值得担心的不是中国失去机会,而是我们失去判断。贩卖中国文化需要宏大的战略、睿智的创意、精致的包装、通达的渠道与完善的服务。

(编辑:王晶 来源:西陆社区)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