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小华——书业路上的追梦者

钱小华,江苏金坛人,先锋书店的老板。他虽为商人,却仍不失文人本色,理想主义者追梦的情怀从来就没有熄灭过。尽管图书已经进入了薄利时代,但是他的感性与完美主义让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社会人文理念。钱小华始终保持着对书纯粹的爱,从而也奠定了先锋书店独具特色的人文关怀精神与诗人气质,温暖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钱小华说,先锋存在的意义不仅是卖书,更在于为读者搭建一座可供开放、探讨、分享的公共性平台。希望读者能把这里当作公共的图书馆,共同分享精神的盛宴。

Q: 您是如何定位先锋书店的?

A: 我觉得做书店是一种生命的情怀,跟个人的情趣和素养是很有关系的。我自己喜欢看书,尤其是人文方面的图书。先锋书店多年来坚持深耕阅读,坚持“好书总在先锋书店”的读书理念,做人文、社科、艺术类最强的图书。

我认为,书店能否走的长远,不是因为它的产品,不是因为它的包装,而是因为它的品牌价值,这是最根本的力量所在。好的书店,应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应担当起振兴时代精神的重任。好的书店要跟世俗化的商业做顽强的抵抗,必须抵制住世俗化的诱惑,向着真理前进,这才是交给一个时代的完美的答卷。先锋在这么多年来坚持在选书上一脉相承的理念,坚持走人文化的路线,不做教科书或者政治读本,尽管这样更赚钱。

Q: 请描述一下您理想中的书店?

A: 先锋书店是不是我理想中的书店?这个倒未必。先锋书店开了这么多年,随着时代的转变而不断改变。因为这是变化中的时代,你不去适应它,不去满足顾客的需求,你就要成为一个落后者。

我在英国剑桥,看到有一个80多岁的老头打理自己的音乐书店,他每天带着金丝眼镜,拿着放大镜,在那里一丝不苟的修补书籍。这个场景让我很感动。他满头白发,时不时的在整理他书架上的书,拿着放大镜在那看书、修书。我希望等我年龄大了,也能像他一样,坐在自己的古董书店里面,修补自己喜欢的书。

我觉得每本书都是有生命的,做一家书店也像做一个医生一样,是在拯救人的灵魂,也是在拯救一种生命。对于书,我怀有一种对生命的敬畏。

 

钱小华——书业路上的追梦者

 先锋书店五台山旗舰店曾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为“中国最美书店”,曾被英国广播公司(BBC)评为全球十大最美书店之一。
 

Q: 在电商和数字阅读大行其道的今天,您认为实体书店的意义何在?

A: 我觉得,书店的历史可以反映城市的历史。一座城市不仅要有节次鳞比的高楼,更重要的要有雕塑、歌剧院、教堂……,还有在昏暗角落当中,一个人在温暖的灯光下看书的身影,这带给一个城市生命的气味。

书店应该是人心灵的港湾,如果一个城市没有一家好的书店,那么这个城市是不及格的。书店体现了一个城市的高度,它是一个城市精神的象征,也是人们灵魂的庇护所。

政府在着力构建全民阅读,这是从战略眼光来看这个问题,政府应该把书店和阅读看作为市民的一种公共权利,让人们分享这个改革的红利。政府重视老百姓对文化的需求,我觉得这是对文化开放的一种自信和包容,是有历史价值的。丧失掉文化自尊的一个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Q: 先锋书店也在面临转型,从单纯贩售式的传统书店模式转换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这是无奈之举,还是主动选择?

钱小华——书业路上的追梦者

 先锋书店五台山店中的咖啡厅
A: 先锋在2008年5月18日开始就做文创产品,这个在全国来说是做的比较早的,也是先锋打造升级版书店模式,升级版书店的一种新的尝试。同时,也是基于书店业的变革趋势。电子阅读器诞生后,西方国家的书店已经处于萧条的状态,所以我以西方国家来做参照,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你必须比别人快人一步,学会在拐弯处加油。书店的名字叫“先锋”,所以要时时走在前面。

这几年来文创产品占到我们图书销售的50%,今年利润可以达到60%。做文创产品实际上是带给消费者更完美的一种体验。我做文化创意产品,是做跟我书店相适应的文化创意产品,打个比方,我们做的绝大部分都是纸制品,明信片系列,牛皮本系列……这也是围绕我的读者群而给他们量身裁衣打造的一个产业链,希望带给消费者纸质的回温,重温纸质的这种生命体验。我是不卖文具的,而实际上文具对于一家书店来说恰恰是最好卖的。

做文创产品也是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以文创产品带动更多人群的集聚。因为如果你只做传统意义上的书店,人会越来越少,人们都到你书店来,扫一下自己喜欢的书,然后到网上去买书;但是如果我有了文创产品,我有了咖啡,我有活动和与读者的互动,这样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到先锋来消费,到了你书店来总想买一点东西,给自己的亲戚、朋友作为礼物。所以先锋现在成为文艺青年的大本营,所有外地到南京来的人,是必到先锋书店的。有人讲,来南京不到先锋书店,犹如没有去过长城八达岭。

 

Q: 民营书店普遍面临生存困境,理想不一定能在现实中绽放,您的创业过程是否也曾陷入困境,请谈谈您创业过程印象最深的一次困境?

A: 印象最深的应该算是2003年开张的夫子庙店的倒闭,这主要是当时对形势的误判和理想主义的膨胀造成的。夫子庙店长160米,宽12米,面积有2000多平方米,人称“中国最长的书店”。说实话我很怀念这家店,因为它倾注了我很大心血。

钱小华——书业路上的追梦者

2003年4月,先锋书店夫子庙店开张。这里是钱小华意外中的邂逅,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

 

当初为什么想起开这样一家书店呢,因为有一次我出差到上海,正好赶上上海地铁贯通。在上海地铁站里,我在地铁旁不断的走动,幻想哪天我能够开这样一家书店,像地铁一样,装载着满满的书,不断的在黎明的前夜驶发……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回到南京后我就马上开始找地方了——像地铁一样狭长的适合开书店的地方。结果考察到夫子庙的一个地下商场很适合,正好赶上人家商店改造,我就把它谈下来了,签了5年。这个店的装修我花了很大的代价,花了80多万。

但是在开这个书店前,我并没有充分的对这个地区的读者市场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分析。实际上夫子庙店那边人群不对,一是游客多,二是闲杂人员比较多,小商小贩比较多,所以说不是一个读书人的地方。我当时被冲昏了头脑,盲目地膨胀、夸张,造成了这样一个情况。

我记得夏天的时候,很多人坐在夫子庙店的地上吹空调乘凉,甚至还有很多人在店里面滑旱冰!那个时候,全国出版业的很多人都不认同我在那里开店。全国除了北京大学一家出版社给我供货之外,其余出版社全部给我终止供货。这就相当于一个书店的生命力和血缘断掉了,想要活下去很难,所以我的压力非常大。一年就亏损了几百万,因此我就跟商场方面商量,准备提前撤店。

我印象特别深,那天在和商场签完撤出合同之后,我坐出租车从夫子庙到鼓楼,在车上我的情绪再也控制不住,一下子眼泪就流了下来,流成割不断的闪光飘带……当时我感觉就像突然到来的狂风暴雨一般,眼泪好像淹没了整个南京城。正巧撤退那天南京也正好是在下暴风雨,我记得我打着伞,风吹过来的时候整个伞都翻了。我觉得可能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我想困境也是上帝对我的一种馈赠吧。

 

Q: 请分享一下在经营书店过程中曾经感动您的人与事?

A: 实际上在开书店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在我夫子庙店陷入绝境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个姓荆的大哥。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他同妻子用麻袋装了60万人民币亲自送到书店,他们都是在我无助的情况下伸出了自己的双手 。而且,当时我们之间还并没有写借条。

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2008年左右,我比较困难。当时五台山店全面装修,正好是夏天,隔壁小区有一位退休的李阿姨,晚上做好了绿豆汤给我们的员工送来。还有一次,她在没有跟我讲的情况下,把自己的积蓄3万块钱送到我们财务经理那去,她说这是送给我的,不用还。

 

Q: 请谈谈您的爱好,工作以外的时间您是怎么安排的?

钱小华——书业路上的追梦者

2014年4月15日,安徽黟县先锋书店碧山书局开业。 

 

A: 我这些年来生活比较有规律,我实际上还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人,对生活其实并没有什么要求。我喜欢看电影,我每天要看一部电影,每天要听一首音乐。我一般是这样安排的,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去跑步,回来洗个澡烧个早饭,吃完我就坐地铁到单位去上班。中午吃完饭还要去五台山体育馆跑10圈,我一天大概要跑一万米。晚上下班回家,泡一个半小时的脚,看一部电影,电影结束了我会做一个自己的祷告,因为我是基督徒,祷告之后听一首肖邦、莫扎特的钢琴曲,看看圣经就休息了。

其实我是不愿意坐办公室的人,我最喜欢的是跟顾客交流,因为我希望从顾客身上得到灵感和创造力。我觉得这是一个缺少创造力的时代,有想象力的人才能走的更远。

我最喜欢逛的就是书店。我到台湾跑了100家书店,台湾香港的书店我全部跑遍了,我到美国去,跑过43家书店,到英国跑过36家书店,都是最著名的书店,可能在中国看书店跑书店最多的我算其中第一。

我的生活很平凡,但是我对自己要求很高。我觉得我做事情最主要是不重复自己,我不重复做一件事情,所以说先锋现在开的每一家门店都不一样。我的兴趣不在商业,我的兴趣在人文,我试图和这个社会共同构建一个生命的图景,这是延续我生命的一个意义所在。

 

钱小华——书业路上的追梦者
 
图集:先锋书店发展历程

 

 来源:中国日报网   采写/编辑:孙晓慧 邓京荆

8.03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