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马六甲 探寻她前世今生的故事

来源:国际在线
2016-11-09 20:50:56

通古贯今的“海上咽喉”

站在圣保罗教堂下,向远方眺望就是著名的“马六甲海峡”。

行走马六甲 探寻她前世今生的故事

  荷兰时期修筑的教堂,原本是白色的,英国殖民地时期将它粉刷成红色。

马六甲海峡有悠久的历史。约在公元4世纪时,阿拉伯商人就开辟了从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经过南海到达中国的航线。他们把中国的丝绸、瓷器,马鲁古群岛的香料,运往罗马等欧洲国家。公元7-15世纪,中国、印度和中东的阿拉伯国家海上贸易船只,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进行贸易往来。尤其是1869年,苏伊士运河贯通,大大缩短了从欧洲到东方的航路。马六甲海峡的通航船只急剧增多。过往海峡的船只每年达10万多艘,成为世界最繁忙的海峡之一。

行走马六甲 探寻她前世今生的故事

马六甲河

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航道。导游告诉大家,马六甲海峡的通航历史远达2000多年,是环球航线的重要环节,每天平均通过的船有200多艘,每年通过8万多艘,成为仅次于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的世界最繁忙海峡之一。

有人问马六甲海峡与中国有什么渊源?马六甲州首席部长伊德里斯曾经说过,在马六甲,最早与外国的关系就是600多年前,14世纪末起,郑和七下西洋,5次让舰队驻扎在马六甲。在这5次中,他来这里不仅是为了贸易和商业目的,他还曾保护马六甲免受暹罗和爪哇的入侵,马六甲海峡更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而在今天,中国85%的石油依靠水路运送,多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对中国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马六甲海峡也再次发挥它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年7月,马来西亚政府也有发布报道,称将依靠马六甲海峡的优势,建设巴生第三港口,目前两国正在就项目可行性进行商讨,促进“一带一路”的建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