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聚焦中国>专题>温家宝访日>如何修近
中日“战略互惠”需解“战略死结”

[ 2007-04-10 10:16 ]

 

如何走向“战略”+“互惠”

中日走向“战略互惠”,关键在于“战略”和“互惠”两点上。而“基于共同利益”这一限定词,其实也是“互惠”的同义词。推动“战略”关系,就不应只是推动经济或民间交流等“低层政治”关系,而应推动包括政治与安全关系在内的全方位、全局性的合作关系。

“互惠”,就不应是一方受益,一方受损,而应是“双赢”或“共赢”。为此,就应在考虑本国的政治与安全利益时,还要照顾到对方的政治与安全利益。国际政治与安全关系的一种经典模式是,先让对方出牌或妥协而自己却总想留一手,其结果是双方都会受损,陷于“囚徒困境”或“安全困境”。中日要想打破这一经典困境,就必须有一套与传统思维不同的新思路,即要相互信任,共同出牌,同步前进。

一是进行真正的“战略对话”,致力于走出“安全困境”。近年来,日本与美国推动军事一体化,构筑导弹防御系统,进行以干预钓鱼岛和台海局势为目的的军事演习,无异于是在公然威胁中国,而中国则并没有相应地威胁日本。日本不时表现出冷战思维,要构筑什么“价值观联盟”和“自由与繁荣之弧”,试图在中国周围构筑一个意识形态围墙。一些日本“战略专家”津津乐道于陈旧的地缘政治观念,先是牵强地规定中国是大陆国家、日本是海洋国家,然后渲染“海洋势力必然与大陆势力相对立”。对这些加深“安全困境”的思维和做法,中日应通过战略对话加以排除。

二是全面推动各领域的“战略互惠”合作,增进相互信任。中日应继续巩固“消除政治障碍”的成果、提升安全对话与军事交流的档次、缓解乃至解决领土与海域问题、开展大型经济项目合作。此外,中日还应共同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在朝鲜核问题等地区热点问题上坚持劝和促谈的立场,推动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的建立,强化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在解决环境、贫困等问题上加强双边与多边合作,在更广泛的国际问题上加强政策协调。

在具体做法上,应把“解铃还须系铃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等细微做法和“战略和解”、“共同发展”等宏观思路结合起来。在具体进程上,把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以民促官(还有以经促政、以文促情)等审慎推动和坚持不懈、寻机突破、政治决断等积极姿态相结合。既要立足于审慎的现实主义,即对日本对美安全依赖的现实有一个冷峻的把握;同时又不应放弃积极的理想主义,即要认清中日实现战略和解是日本摆脱排他性同盟政策的必由之路。不因一时难以解决诸矛盾而失去信心,也不因需要长久时日而失去恒心。

三是坚持不懈地推动两国民众与舆论层面的相互理解与和解进程。应当看到,目前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民众感情和舆论氛围还是相对脆弱的,应当对刚刚出现的回升势头倍加珍惜和维护。日方不应把“战略”概念用作轻描淡写“参拜”问题的烟幕弹,不应使刚刚出现的大好局面毁于一旦。中方宜充分考虑到中日关系发展进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备从容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变局。

中日推动“战略互惠关系”本来就是充满困难的进程。有了心理准备,该进程反而就有可能稳步地得到进展。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教授 金熙德)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