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聚焦中国>海外看中国>推荐首页
姓孔都是孔子后裔?DNA将解答

[ 2006-06-19 13:43 ]

 

孔氏族谱“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

环球在线消息:英国广播公司(BBC)6月18日报道说,英国科学家通过DNA确定48岁美国人汤姆·鲁滨逊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后裔的消息,给了想认祖归宗的中国“准孔子后裔”以启发,他们希望能得到科学家的帮助。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专家因此表示,愿意帮助这些孔子“准后裔”验证DNA,以便孔子家谱进行第五次大修订。

据中国媒体报道,孔氏族谱有“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的定约。于1996年开始的第五次大修订主要由山东曲阜孔子家谱修谱协会承担,这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孔氏族谱大修订。

上世纪30年代,山东曲阜孔府曾经修订过一次孔氏家谱,那次修谱由孔子第77代嫡孙孔德成先生主持,始于1930年,于1937年完工。

1996年5月,经孔德成同意,由德字辈兄弟发起,开始进行孔子家谱续修筹备工作。

山东曲阜孔子家谱修谱协会编辑孔德威说,孔子的后人散落于全国各地及海外,他们只负责国内部分家谱的修订,海外的孔子后裔由设在香港的“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负责收集。部分后裔难查支谱辈分。

在修谱的过程中,调查核实用去了大部分的时间。有些孔氏后人能够拿出支脉家谱来,而这些家谱又能和《孔子世家谱》对上,那么,这一脉孔子后人就能比较全地收入新修的家谱。有些孔氏后人想入谱,但却说不出他属于哪个谱支,甚至连辈分都不知道,这就给入谱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孔德威说,有些孔氏后人虽然没有家谱,也不知道自己的辈分,但是由于口口相传,他们知道自己的代次,比如77代、78代,这样还能够帮助他们找到一些线索,“最头疼的是那些既没有支谱又没有辈分,连代次都不知道的后人”。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司法物证鉴定中心称,他们愿意帮助孔子准后裔验证DNA,并建立孔子后裔DNA分析数据库,届时,孔姓后人“只需提供一根头发”便可知晓自己是否为孔子后人。

 

一周新闻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