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频道
热议:“走廊考场”折射教育资源之困
2011-11-15 11:46:19      来源:新闻晨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近日,南昌市进贤县第二中学初三年级的期中考试安排引发争议。该校教师让学习较差的学生在教室外考试,当日正值立冬,气温突降十几度,孩子们在瑟瑟寒风中答题,他们有的戴着帽子,有的握紧拳头,脸蛋冻得通红。而校方称,这是为了让孩子懂得学习的艰辛。

  这很容易让大家联想到前不久的“绿领巾”、“红校服”事件。现在的一些中小学教师,真是创意无限,所有能把学生区分为优生和差生的办法,都想出来了,而且想得这么绝,连考试都要把差生请到教室外。

  但如果分析细节,此次又略有不同。“绿领巾”和“红校服”事件是学校主动而为,对学生区别对待;而南昌这所中学,却有些无奈——学生太多,而考试又必须隔开一定距离,因此,如果要同时开考,可能的选择就是其他年级放假,用更多教室考试;或者把同学集中在大操场、大礼堂考试 (如果学校有的话);以及现在这种方式,把走廊也辟为考试区域。

  我曾见过把全年级学生集中在大操场,坐在小凳子上考试的情况。从这种考试场景,我们能感受到的是一些地区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均衡以及学校资源的严重匮乏。在中西部地区,一些办学质量不错的学校,一个班往往有七八十人,甚至更多。中国青年报就曾报道,国内初中最大班额在河南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二中学,平均120人,最大班额竟然高达160人。如果这类班级举行考试,要一人一座间隔开来,那可能让全校其他几个年级全部放假都不够。

  江西这所中学,“走廊考区”有14-15个位置,而教室内的座位也显得很拥挤;从考生边做题边翻书看,是在进行开卷考试(因此更需要学生间保持距离),这表明,该校教师把部分学生放在走廊也许是迫不得已。不过,他们正为这一“创意”而自鸣得意也说不定。

  如果安排座位时,老师采取的是学生抽签或者自愿的方式,这种布置可能并不会引起家长的反对以及舆论批评,反而会对学校办学资源紧张产生同情;但该校教师却利用来做文章,采取了把差生安排在走廊考试的方式,这就是明显借机对差生表示歧视了。

  这种思维方式,恰可以解读目前所有针对“差生”的做法——全都是围绕教育资源做文章。总体来说,我国教育整体存在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和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的问题。所有受教育者都希望能获得优质教育机会,这必然出现优质资源的配置问题。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大家推崇电脑抽签模式;对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大学和高中,社会接受度最高的是考试模式,按卷面分数高低依次录取。因此,对于中小学来说,当大学和高中完全按分数高低来录取学生时,自然也就会结合自身的资源状况,按学生的成绩高低来配置资源,当下的“走廊考场”,与以前的重点班其实是镜子的正反两面。

  其实,教育资源问题,是困惑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在于极力发展优质教育——不管怎么提供,优质教育也只是整体教育的一小部分,而在于为受教育者提供多元的教育选择。在欧美等国,中学教育之所以能推行学分制,学生完全按个性和兴趣选择课程,是因为他们的成才选择是多元的,能否选择名校不会导致社会地位产生天壤之别。所以,一旦选择增多,大家就不会集中关注少数名校及优质资源,也就不再受资源所困。

  要消除我国中小学的“差生思维”,就必须消除存在于教育领域的资源困境。只有学校教育不再想着怎样获得资源、配置资源,才能给学生提供平等的空间,鼓励其个性和兴趣发展。

  (作者为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来源:新闻晨报 实习编辑:韩放



热点TAG
新闻热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552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