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西藏昌都芒康千年古盐田
中国新闻网
2018-06-01 09:03:22

芒康古盐田位于西藏昌都芒康县纳西民族乡澜沧江东西两岸,该盐田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现有盐田3000多块。这里仍用最原始的生产法方式制盐,当地村民从澜沧江边的盐卤水井中抽出卤水倒在各自的卤池中风干浓缩,再倒在盐田进行风干,结晶成盐。进入盐田,房内顶部到处悬挂钟乳晶盐,仿佛进入“水晶宫”的世界。图为澜沧江两侧的古盐田。中新网记者吉翔 摄

图为澜沧江西岸加达村的盐田,这里盐田较宽,所产的盐为淡红色,俗称桃花盐,又名红盐。中新网记者 吉翔 摄

芒康古盐田仍用最原始的生产法方式制盐,当地村民从澜沧江边的盐卤水井中抽出卤水倒在各自的卤池中风干浓缩,再倒在盐田进行风干,结晶成盐。图为卤池。中新网记者吉翔 摄

  图为盐田房内顶部到处悬挂的钟乳晶盐。中新网记者 吉翔摄

芒康古盐田位于西藏昌都芒康县纳西民族乡澜沧江东西两岸,该盐田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现有盐田3000多块。图为盐田航拍图。中国西藏网陈卫国 摄

盐田房内的钟乳晶盐,有种“水晶宫”的感觉,穿梭于密密麻麻的立柱之间,又是一种扑朔迷离,给人以无法想象的惊奇的感受。中新网记者吉翔 摄

  图为盐田房内石头墙壁外侧渗出的盐晶。中新网记者 吉翔摄

芒康古盐田位于西藏昌都芒康县纳西民族乡澜沧江东西两岸,该盐田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现有盐田3000多块。这里仍用最原始的生产法方式制盐,当地村民从澜沧江边的盐卤水井中抽出卤水倒在各自的卤池中风干浓缩,再倒在盐田进行风干,结晶成盐。图为盐田航拍图。中国西藏网陈卫国 摄

由于地质、土壤等的条件差异,这里生产的盐以澜沧江为界,有很大的差别,江东的纳西、上盐井盐田出产黄盐,江西加达、曲孜卡生产的盐为红盐。中新网记者吉翔 摄

芒康古盐田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现有盐田3000多块。图为大大小小的盐田。盐将会在这里进行风干结晶成盐。中新网记者 吉翔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