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冰季进入尾声 采冰人给万吨冰垛盖棉被
中新网
2018-02-07 09:16:38

近日,沿海采冰季进入尾声,最后的环节是给巨大的冰垛加隔温层。2月3日,辽宁丹东前阳镇长川村一处冰场,采冰人将用一周的时间,给7万块超万吨的大冰垛盖上1100床大棉被,从而保证冰块在夏季也很难融化。

采冰人首先将冰垛顶层铺上塑料薄膜,然后再加盖厚重的大棉被。一天下来,7个采冰人大约要给冰垛盖150床大棉被。冰场四周遍布黑色的大棉被。据冰场主人于文成介绍,一床棉被重量大约是50斤,7个采冰人每天要从早上7点半干到晚上5点半,一周的时间才能完成隔温层的作业。棋簿紫 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块冰厚度30多厘米,重300多斤,堆了17层,相当于两层楼的高度。但是在大冰垛上上下下可不比上下楼那么简单,于文成说,“采冰危险性很高,从切冰、运冰、码冰到最后加隔温层,每个环节都有比较高的风险。”冰垛是一个巨大的散冷场,现场温度一般在零下25度左右,很考量采冰人持续耐寒能力。棋簿紫 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了解,采冰人很大一部分是渔船上的船员。冬季里大多数渔船不出海,船员就到陆地上采冰,报酬谈不上丰厚,但是竞争却比较激烈。冰场主人一般愿意雇用船员采冰,一是船员的耐力体力和灵活性都比较好;另外,一条船的船员彼此之间默契度比较高,不大容易出现意外。虽然冰场主人都给采冰人买了意外伤害险,但是,谁都不愿意看到意外伤害的出现。另一种具有竞争力的就是专业采冰队:成员相对固定,彼此合作多年,危险系数小。棋簿紫 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总之,在高风险的采冰作业中规避风险,是冰场的第一要务,其次才是赚钱多少。于文成说,“仅仅就塔吊往冰垛上运棉被这个过程来说,如果遥控塔吊的人和扶棉被的人之间合作不默契,一个闪失,接下来发生什么就很难想象。外人看着采冰好玩刺激,其实,危机四伏。”塔吊只能将大棉被运到一个大致的位置,准确定位还需要采冰人的人工作业。三个人连抬带推,在滑溜的冰面上,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意外。

7万块冰堆成的大冰垛,最后会被1100床大棉被包裹得严严严实实。采冰人说,“这么大的冰垛相当于一个大金库,如果冰都能卖出去,就是70多万元。” 棋簿紫 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